第一百四十九章 无赖尽死,去处成谜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此番前去汧阳,之所以又有变化,却是行军司马赵之度的的临时安排。

  本来,赵之度已安排了县尉段知言与不良方炼二人,同去汧阳县城,赶往那蒋家质库紧急追查,但他后来一想,觉得此事关系重大,万万不可出错,所以还是要自己亲自出马,方是妥当。

  毕竟,现在案情已近尾声,如何解救府直官曹正铎一行人,乃是节度府上下最为重视之事。

  此事办好了,成功解救了曹府直等人,那自是锦上添花,十全十美。而此事若是办砸了,那自己虽然破获此案,却亦是功不足抵过呢。

  到时那位喜怒无常又脾气暴躁的李节度,虽然十分看重自己,但此事没有办好,只怕也会对自己多有不满吧。

  于是,为了慎重起见,次日天亮之后,这位行军司马赵之度,亦是急急策马出行,与段知言方炼等人一道,一同赶赴汧阳。以求在这关键时节,不要出现任何意外。

  他这般一走,那作为破案主力的李夔,自然也是策马跟行,一路赶往汧阳而去。

  与此同时,赵之度另外派了书吏胡得全,在数名军兵的护送下,急急赶回凤翔府,去向节度使李昌符禀报最新的案情进度。

  至于那原县令韦叔澄、书吏许奎、令班侯四等戴罪之人,则皆被继续看押于崔家头里武侯铺中,等候进一步的发落。

  而那位先前被打得遍体鳞伤的护卫郑世元,赵之度命他暂在武侯铺里休养,同时,也和老关头等人一道,继续看押一众俘虏以及韦叔澄等人。

  至于那些战死的敌我两军尸首,则如昨夜之计划,分别给予运走安葬。当然,这般琐事,就皆交于手军的军兵与不良人来办理了。

  赵之度一行人,急急西去,打马飞奔,很快就来到汧阳县城。

  他们来到汧阳之时,城门方开不久。一时间,见到这么多人马气势汹汹地一齐来到汧阳县城,一众百姓俱是骇然,惊慌地四下走避。

  但时间紧迫,赵之度等人却是再不顾许多,立即朝城门内策马疾冲。

  街面上的一众百姓见到他们急急冲来,纷纷闪躲,以免被飞驰而来的马蹄给冲撞到。

  赵之度等人,这般打马急赶,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尽快地赶到那位于城北的蒋家质库。

  蒋家质库,据说在汧阳县城,已开办了十余年之久。一步一步地经营壮大,竟是汧阳县城中最大的质库呢。

  而这种质库,是一种中国古代进行押物放款收息的商铺。

  它亦可被称为质舍﹑解库﹑解典铺﹑解典库,这种行当,后来演变成了史书与电视中常见的典当。而且,这种质库,在文献上出现在时间早在南朝之时就有出现。当时,就有便已有僧寺经营的质库,出现于文献记载。

  而到了唐朝时期,队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质库这种行当,亦随之大为发展。在当时,诸如富商大贾、官府、军队、寺院、大地主等各色人物与组织,纷纷经营这种以物品作抵押的放款业务,同时还从事信用放款。

  这样的经营模式,很快就遍及许多城市,在大唐的各处州县,几乎各地皆有。

  而这种类似于原始银行的质库,其经营模式带来的利润,是相当丰厚的。

  “每以质库居积自润”,“有质舍百余处,名以大商主之,岁得子钱数百万”。

  故而,靠开办质库赚钱发财的人,在整个唐朝,可谓是多不胜数。而送入质库抵押的物品,除一般的金银珠玉钱货外,有时甚至还包括奴婢、牛马等物品,种类却是十分丰富呢。

  当然了,对于普通百姓,则多以生活用品作抵押。只不过这种质库,其放款时期限很短,利息甚高,而且往往任意压低质物的价格,借款如到期不能偿还,则没收质物,因此经常导致许多人家破产。所以它在历史上的名称,却是多为不堪。

  而这个蒋家质库,除了平日里以以放同利贷为生外,更帮韦叔澄王宗结等人洗钱并转移财产,搜刮百姓,资助敌国,从这一点来说,更是有十恶不赦之罪。

  “闪开!快闪开!”

  赵之度等人一边打马前行,一边一路怒喝,很快就一齐来到蒋家质库的大门口。

  看到前面的情景,众人却皆是一愣。

  他们看到,蒋家质库那宽阔的铜铆大门,竟敢一直紧闭,没有打开。

  一眼望去,一片寂静,竟无半点生人之气。

  “奇怪了,现在已近辰时末刻,这蒋家质库,为何还未开门?难道……”

  听到这名不良人的低声嘟囔,李夔顿是眉头一皱。

  这一刻,他的心下,有种不详的预感,却又很难说出是为什么。

  “快!快冲上前去,一定要冲蒋家质库的大门撞开!”李夔厉声喝道。

  大批的不良人,顿时齐声应喏,一齐冲上前去。

  他们连踢带推,奋力撞门,想将把门给一举打开。

  但是,饶是他们这般用力,拼命推挤,那蒋家质库的这扇铜铆大门msp; 而这个蒋家质库,除了平日里以以放同利贷为生外,更帮韦叔澄王宗结等人洗钱并转移财产,搜刮百姓,资助敌国,从这一点来说,更是有十恶不赦之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