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好个寒酸去处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见刘吉平答应得这般痛快,李夔心下十分喜悦。

  他原本还担心,若万一这书生在自己面前摆出清高态度,不愿接受这点薪水,自己就再难说动他了。

  没想到,自己不过用红鸯之死来略略激了下他,此人便慨然同意,倒是爽快得很。

  这书生刘吉平,对已死去的女妓红鸯,还真是用情极深啊。

  随后,刘吉平简单地打了个包裹,便与李夔一道离去。

  他们一人骑马,一人驾驴,离开汧阳县城,一道逶迤东去。

  这崔家头里,与凤翔府交界,其位置差不多正好在汧阳与凤翔之间。二人一路奔行,在经过差不多两个时辰的路程后,来到了崔家头里。

  李夔望眼看去,只见这崔家头里,座落于一片平旷原野之中,一条官道从其头尾穿过,一眼看去,官道两边共计约二百三十余户人家,倒是偌大的一个村落。

  初夏时分,草长莺飞,流水潺潺,整个崔家头里,倒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二人略略问了道路,一路策马疾驰,迅速来到那武侯铺处。

  见到面前的武侯铺,李夔与刘吉平二人,均是暗吸了一口凉气。

  面前这座武侯铺,是一座二层楼的小楼,却是屋檐倾颓,碎瓦残砖,:“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部内,分为坊,郊外为村。里及坊村皆有正,以司督察。”

  由此可见,在唐朝设立的这里正一职,以百户为一里,五里为一乡,每里置里正一人。

  这种里正,主要是指管理街坊或村镇的小吏,一般由当地村老推举,负责掌管户口赋役、协助上官、调解纠纷之类事宜,却不算正式官员,相当于后世的村长之类。

  杜甫《兵车行》云:“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这句诗,算是后人对里正最为熟悉的诗句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