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想76章心想事成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苟参,身为大汉护羌校尉,又为西域都护使,既是乌孙其其格公主的夫婿,要是朕将敬武公主赐婚与他,中书以为如何?”

  宣室殿后殿,刘奭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询问石显的意见。

  这种有关于皇家女儿和外戚通婚的问题,在宣帝朝,会有可能咨询自己的意见吗?

  石显低头回答说:“陛下,《春秋公羊传》里称‘诸侯一聘九女’,而都护身为阳平侯幼子,自身又秩俸两千石,先前就承惠宣帝宠爱,如今更是得知是陛下皇后弟弟,那就是如今大汉的外戚。”

  “自古以来亲不间疏,《管子.五铺》有言:‘夫然,贱不逾贵,少不凌长,远不间亲,新不间旧,小不加大,淫不破义,此乃礼之经也’。”

  “而乌孙公主,名为公主,其实和诸侯王子女没有差别,怎么能和敬武公主相提并论?”

  “因此,乌孙公主婚配都护使,只能算是一聘九女者其一,而非都护使的正妻,这在礼法上绝无冲突。”

  刘奭听了点头,觉得石显的话说的很有道理。

  石显见刘奭首肯,这回宣室殿后殿再无其他人,就继续说道:“都护年未弱冠而功勋卓著,前有破解乌孙难题扬我国威,后来,在敦煌擒拿了匈奴屠耆部族的王子姑瞀楼,至使屠耆部族皆归降于大汉,此更是大功一件。”

  “再有,乌孙细沈瘦兵发赤谷城,又是都护不惧危难千里奔走,才让郑吉通晓此事,随后,都护又斡旋于乌就屠和元贵靡之间,不可谓不是劳苦功高。”

  “甚至,连如今大汉国朝堂民间所用的纸,都是都护发明制出。”

  刘奭听了微笑。石显又说道:“还有。陛下。臣听闻,前一段风靡大汉的风筝,也是都护做的。”

  “哦?”刘奭笑说:“看来这个苟参,还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陛下,既然诸侯能娶九个女子,那都护除了正妻,再納配八个夫人,也不算什么。所以,敬武公主赐婚给都护,都护的姐姐是皇后,这就叫亲上加亲,喜上加喜,所谓的好事成双也。”

  “都护和敬武公主郎才女貌,必然成就大汉国一段佳话,所以,这个和迎娶乌孙国公主,并不冲突。”

  刘奭心里了然。觉得这个石显引据经典,讲的很是正确。

  对于刘奭而言。自己的妹妹刘敏喜欢苟参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刘奭对刘敏的心思心知肚明,何况,刘奭自己也很欣赏苟参。

  看到自己的妹妹喜欢中意一个自己也比较欣赏的男子,刘奭就有玉成他们的心思。

  这会刘奭之所以问石显这个宦官刘敏赐婚苟参的事情,就是想从一个毫不相干的“外人”,或者“旁观者”的角度来权衡自己的决定是否妥当。

  可是,苟参的身份是王政君的弟弟,是国舅爷,刘敏是公主,国舅爷要娶公主,对于石显来说,怎么能是置身事外的外人呢?

  还有,刘奭怎么也想不到石显和苟参从一年以前就有来往了。

  石显对刘奭的心思揣摩的非常到位,而揣摩帝王的心思,也就是石显这么多年来当宦官做的唯一的事情。

  石显知道,这个眼前的皇帝和从前的天子宣帝一点也不同。

  宣帝做事,不喜欢搞虚名,要做,就言简意赅,只要达到目的就行,而如今的天子一旦处理政务,喜欢从理论上先找到支持自己这样去做的典籍和先人说过的话,这样才心安理得的去干,好像冥冥之中以前的人就是这样做的,自己跟随着,就不会出错。

  宣帝和如今的天子,真的太不同了,所以石显面对如今的皇帝刘奭和对待从前的宣帝的态度,也非常的不同。

  在对宣帝那会,石显几乎是没有一刻不小心,没有一刻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兢兢业业,诚惶诚恐,就那样还总是出错,而今呢?

  也不知倒是自己在都护除了正妻,再納配八个夫人,也不算什么。所以,敬武公主赐婚给都护,都护的姐姐是皇后,这就叫亲上加亲,喜上加喜,所谓的好事成双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