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作茧自缚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陈汤一时间百感交集,想要问的话很多,可是看到这个小吏微笑的脸时,又觉得自己能在他这里问出些什么?

  是谁为自己求情了?

  难道是天子在大赦天下?

  “甘延寿去了辽东,自己如今在长安,也就是苟参那里还能去了……”

  想了想,陈汤一路步行的就朝着乌衣巷走去。

  到了乌衣巷,陈汤沉住气敲门,应声而开的门里露出了一张秀丽的女子脸孔,却是苟参家的婢女若南。

  对着若南询问的眼神,陈汤沉声作揖:“某,陈汤,特来拜见待诏。”

  若南一听连忙回礼:“陈县尉,老爷这几日都不在家,不过他吩咐了,说要是县尉如果来了,就说他去了灞河,请县尉在家等候即可。”

  “陈县尉请进,奴家去禀告夫人。”

  陈汤站在门外沉默了一下,说:“不用了,某还有事,稍后再来。”

  “多谢。”

  陈汤说着,就转身走了,若南看着他离开,才将门关上。

  陈汤到了乌衣巷的巷子口站住,他抬头看着明晃晃的太阳,心说果然,果然又是苟参救了自己,不然的话,为什么他家的婢女能说苟参早就吩咐下来,知道自己这几天就要从牢里出来的呢?

  “苟参说过要救自己的,他果然做到了。”

  “他给家人交待,还是称呼自己为‘县尉’。”

  “他又一次的帮助了自己!”

  ……

  苟参的纸终于造成了。

  他那天在高陵县见到了敬武公主刘敏,忽然间就意识到了自己为什么造纸不成的原因。

  ——因为思维的惯性,就是所谓的灯下黑。

  苟参犯了一个“标准性”的错误。他是以后世纸张的标准程度来制作如今的纸的。

  在后世见到的资讯何其的多。到了西汉之后。苟参做事虽然尽力模仿古人,可是思想观念一下却也改变不过来。

  就比如纸。

  西汉的造纸工艺怎么能和后世相比较呢?

  在后世,纸张的制造过程必然有现代化器械和高端的物理乃至化学的添加物,比如说让纸张白亮的漂白剂。

  可是在西汉又要到哪里去找那些添加物?

  到哪里去找那些化工原料和胶制物?

  西汉的造纸是纯手工、纯人力,甚至可以说是原生态的,苟参却一直用后世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后世的纸张作为参照物,想要造出后世一样洁白结实的纸来。这个难度无异于上青天。

  想通了这一点后,苟参觉得自己在造纸上,思维真的是钻进了一个死角。

  苟参在后世是比较喜欢读书的,他记得曾经在学校的图书馆看到过一些比较早期的线装书刊,那些书籍的纸张应该不仅仅是因为年代久远的因素而泛黄,更是因为制作的原因而彰显了它们的本色。

  有些线装书的书纸上,就可以明显的看到植物纤维的印迹——这些古旧的书籍纸张和如今他制造出来的纸就非常接近。

  这就像他已经给敬武公主专门的说明了风铃是挂在那里,有风了才能把玩的,可是敬武公主竟然将风铃挂在了风筝上面。

  这有一个理解和标准的思维断点,所以苟参立即就顿悟了。

  于是。他回去后就让杨一财指挥着大家在造纸的细节大大的下功夫,比如纸张黑黄的问题。就挑拣出黑色的树皮尽量用白色的竹子,再己在造纸上,思维真的是钻进了一个死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