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纷乱的朝会 二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刘询的视线在群臣脸上搜寻着,这些人都没有成为霍光那样权臣的条件和基础啊。

  看来,自己真的有些累了。

  太子已经成年,黄太孙刘骜也乖巧招人喜爱,自己也绝对不是像武帝那样刚愎自用,汉室江山稳固安泰。

  大汉国如今政通人和,自己多次免除税赋,可是为何天有异昭?

  偌大的冰雹、地震、月食接踵而来,到底是怎么了,我这个天子难道真的做了什么有悖于天道的事情么?

  ……

  没人知道天子刘询在想什么,丞相邴吉不在朝,这会黄霸作为宣室殿最大的官僚正在放声上奏:“龟兹国王绛宾上书我天朝,说他有幸娶大汉朝皇室孙女为妻,感激涕零,他愿与皇孙女一起到长安觐见我大汉陛下,宣誓永远忠于我朝,请陛下裁定。”

  龟兹国王绛宾娶的妻子就是乌孙国国主翁归靡和大汉解忧公主生的女儿,所以,龟兹国王绛宾算是乌孙国的女婿,更是大汉国的孙女婿,他要来长安朝拜,这个倒是无可非厚。

  乌孙国国主翁归靡所娶的大汉解忧公主名字叫刘解忧,是武帝时候嫁到乌孙国去的。

  而解忧公主并不是大汉国真正的公主,她不是武帝的女儿,而是当年七国之乱中楚王刘戊的孙女。

  当年楚王刘戊跟着吴王刘濞起兵造反,兵败自杀,所以刘戊这一支早就没有诸侯的风范,刘解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嫁到乌孙国去的。

  其实,刘解忧嫁到遥远的乌孙国去。并不是第一个被送出去的“公主”。

  刘询的思绪被黄霸拉扯了回来,他看看众臣子。问黄霸:“怎么看待乌孙国的事情?”

  黄霸应声说道:“我大汉与乌孙国联姻起始于武帝时期,当时博望侯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各国。没有像第一次一样经历十三年才回来,一切甚为顺利,博望侯那次平安回到大汉后,带回了许多的奇珍异宝,于是,我大汉国引发了一次西行热潮,很多人蜂拥长安,上书武帝,请求去西域经商。而武帝全部批准,允许我大汉子民和西域国家沟通。”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西域各国的联系,也可以让西域诸国牵制匈奴。”

  “而当时乌孙国有一些人跟着博望侯来到了长安,他们被大汉国偌大的国土、人口和繁华所吸引,回去后乌孙王就派人来到长安,和我大汉建交,共同应对匈奴人,同时。乌孙国提出要迎娶大汉一位公主,以成联姻,永结邦交。”

  这时,博士、给事中匡衡迎合黄霸的话说到:“御史说的极是!当时武皇帝召集群臣们商议和亲事宜。群臣都赞同和亲。”

  “所谓远交近攻,匈奴离我们大汉近,而乌孙国离我们大汉国远。这样是有利于我们集中力量打击匈奴人的,于是乎。乌孙王就给我们大汉国送来了一千匹良马,作为迎娶公主的聘礼。”

  匡衡说的是实情。当时大汉同意了和乌孙国的联姻后,武皇帝刘彻就将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作为大汉公主给嫁到了乌孙国。

  其实江都王刘建的父亲刘非是武帝刘彻的亲兄弟,所以算起来刘细君要叫刘彻一声爷爷,所以刘细君并不是大汉国的公主。诸侯王的女儿叫翁主,武帝刘彻将刘细君刘翁主以公主的身份远嫁乌孙。

  刘细君是第一个被嫁到乌孙去的“公主”,这在如今的乌孙国国主翁归靡所娶的大汉解忧公主之前。

  而武帝当时将刘细君嫁到乌孙是有原因的。

  武帝刘彻不可能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到那个遥远的西域乌孙国去,他舍不得,再者,用别的诸侯王的女儿作为大汉国公主和别的国家联姻,是有先例的。

  在大汉高祖刘邦时代,匈奴人将高祖围困到了白登山,形式岌岌可危,高祖用陈平的计谋贿赂了匈奴冒顿的皇后阏氏,阏氏对冒顿单于说:“我们已经得到了大汉的许多土地,但是我们终究不能在此多做停留,希望单于自己斟酌。”

  同时,匈奴的冒顿单的联姻后,武皇帝刘彻就将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作为大汉公主给嫁到了乌孙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