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购回土地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需要让德国人和英法两国打得半死不活,要让他们倾尽全力的打,所以张一凡的物资大批大批的卖给德国人,换来的不是自己缺少的技术,就是真金白银,张一凡可不想要那些纸币,他对纸币没有什么兴趣。

  时间是飞快的,中国每天都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而日本已经美国同样是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都是在高速的发展,中国和日本忙于赚钱都没有心思要打仗。在中国国内陆军得到了强化,空军的优势不曾失去,现在依旧是在研制战机,而舰载战机已经快要研制成功了,至于航母的建造主体工程已经完成,缺少的是其他军舰可以配合舰队,以及缺少舰载机。

  虽然如此张一凡并不骄傲不自满,他清楚的知道这个时候的航母战斗力并不是很强,限制于科技,限制于舰载机,限制于其他很多因素,所以这个时候的航母还是打不过战列舰的。何况中国这个时候的军舰制造技术还并不是完整,航母的主体并不是完全的军舰,有点商船的意思,很多配置都没有的,那么可见只有多少战斗力。

  德国人的技术一直不断的输出到中国来,中国的物资不断的输送到了德国人那里去,虽然说据军火的支援很少,然而中国对德国的支援有一样是其他国家比不上的,那就是青霉素,青霉素的支援挽救了很多德国士兵的性命,对于战局的作用不可忽略。其他医疗物资的帮助,也使得战局向着德国人有利的形势。

  中国对德国的物资帮助,惹恼了英法,但是中国保持的是中立国的态度,英法能怎样。英法加大在海面上袭击德国人的军舰,德国人毫不客气的还以颜色,德国人神出鬼没的潜艇同样也给与了德国人英法重大的打击。

  欧战一直在僵持,美国人以及日本人的物资帮助使得战争一步步的朝着有利于英法协约国的局势。但是就在这时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退出了欧战。这个时候使得英法两国面对德国人的有力进攻,显得有心无力,好在美国人巨大的军火支持,物资帮助,才逐步稳定了英法的局面。

  英法没有完全封锁海疆,德国人可以获得中国的物资,这些形式的发展也就是在一两年的时间之内而已。张一凡显然不会满足于现状,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那么是时候向他们催讨土地的时候了。

  国内虽然已经是一统,然而还有一百多万平方的土地被沙皇俄国侵占割据,是时候讨回了。但是考虑到日后还需要和俄国人结盟的可能性,就不采取那种过激的行为了,而是采取相对温和的方式,象征性的购买。

  张一凡相信此时此时的苏联会和自己结盟的,因为此时的中国已经不弱了,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国家,而且同时苏联已经被孤立了,他们需要盟友,所以这件事情肯定会成功,唯一的一点就是海参崴这个港口,不知道可不可以收回。

  很快张一凡派人就取得了和此时苏联的联系,称苏联如果愿意苏联用很低的价格将侵占中国的土方式卖给中国,那么中国必将承认苏联是一个合法的国家,同时愿意和苏联结盟。张一凡的猜测并没有错误,苏联此时急于找到一个有力的盟友在国际上支持自己,心动了,不过表面上还是要同中国讨价还击便是了。

  张一凡摸准了苏联的脉络,将自己中方的底线交给了政务院总理陈嘉庚全权处理,他相信陈嘉庚会将这件事情做得很好的,不需要自己操心的。而事实上陈嘉庚也并没有让张一凡操心,在和苏联代表谈判的过程中,尽显自己才干,最后中国用很低廉的价格赎回了被俄国侵占的土地,至于海参崴这个对苏联人来说重要作用的港口,并没有赎回来,依旧还是在苏联的手上。

  将土地赎回之后,张一凡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自然是派兵把守,尤其是库页岛,派兵占据库页岛,那么对日本人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库页岛上的兵力足足有一个师的规模,一个师虽然不多,但是已经占据先机,日后一旦发生战事的话,可以迅速增兵,那么日本便就实际上已经被中国包围。张一凡正是出于这一点,才强烈的要求要赎回库页岛的。

  至于海参崴这个港口,日后再说吗,见机行事。中日之间的形势变得非常的紧张,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时刻叫嚣着要将中国侵占,可是他们在那里叫嚣的时候,张一凡已经将目标瞄准了台湾,不过这个时候倒是不会动手,没有足够的海军支持,占据台湾,不现实,不容易,而且这个时候也没有必要占据台湾,需要等待时机,而这个时机肯定是会到来的。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