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北伐的原因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曹越选择现在,残明局势未稳,他和孙传庭没完全控制天下局势,军队招募还在进行,南京新军还需要进一步训练的时候北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因为有非常多的渠道传递消息,曹越虽然呆在南京,但他对北方的局势还是了解的一清二楚的,他觉得非常有必要在这时候北伐攻击建奴。

  一片石之战惨败后,李自成匆匆在北京称帝,然后就选择了逃跑,先一步逃回太原。

  李自成并没打算一路西逃,他想凭借自己所领军队数量上的优势,利用雄关好生抗击吴三桂和建奴。大顺朝麾下的军队数量远比吴三桂和建奴多,李自成自信能稳住局势。只要局势稳住,李自成相信,凭借大顺军队数量上的优势,还是可以反败为胜,将建奴赶出关外。

  建奴虽然占领了山海关和北京,但附近的城池并未攻占,只要这些城池还在大顺军手中,建奴在北京也没办法久呆,至少一个粮草问题他们就没办法解决。大顺军控制的地方,对北京还是构成了合围,放弃北京只是暂时的,大顺军很快就会打回来。§§№

  但很快,李自成就遭遇进一步的打击,归降大顺朝的原大明降将唐通、朱之冯、王承胤、姜镶、姜让等手握重兵者先后背叛大顺,向建奴请降,并和吴三桂一样,纷纷打出了讨贼复明的旗号。因为这些实力派降将的反叛,大顺军实力严重削弱,李自成反攻北京的计划成为了空中楼阁。在吴三桂和建奴联军,及其他反叛的原大明官军合围攻击下,李自成只好再次弃城而走,败回陕西。

  原本流寇已经攻占了陕西、山西、河南一部,北直隶大部,但在前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北直隶、山西大部丢了,红娘子因为李岩被杀的缘故。公开与流寇决裂,这样李自所的势力范围大幅度缩水,差不多只有陕西一地了。

  因为流寇败的太快,并且没给建奴和造成很大的损失。除了吴三桂的关宁军损失比较大外,其他反复当墙头草的原大明总兵如姜镶兄弟、唐通等人,实力并未受到大的损失。曹越担心的是,李自成的流寇很快就被建奴和那些大明的叛军消灭,就如原来历史上一样。

  如果这样情况出现。? -那建奴在入关消灭流寇后,肯定会倾全力攻击南方,给残明小朝廷带来巨大的压力。曹越现在要做的,就是想办法牵制建奴及那些投降建奴的叛军将李自成的流寇消灭。曹越相信,只要给李自成以喘息之机,那流寇很快就可以恢复元气。

  流寇如果恢复了元气,与建奴的争斗还会继续,建奴也就不可能倾全力南攻。虽然说曹越现在并不是很害怕建奴的南攻,他相信凭大明近卫新军二十万兵力守住南方应该不成问题。但后方不稳,他未完全掌握朝政大权及所有军队。万一出什么纰漏,那局势很可能不可控。

  他不希望天下局势变的不可控,更不希望建奴可以没有顾忌地攻击南方。因此他要率军流寇很快就被建奴和那些大明的叛军消灭,就如原来历史上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