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一筹莫展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那位姑娘急道:阿郎解进京来,必然押入大牢,知道了下落,夫人一时也不可能见到。还是先找着地方住下吧,要不然若是有个什么差迟,咱们不但无法解救阿郎,便是这腹中的胎儿也保不住了……

  那妇人略一犹豫,方道:也好,我……实在是坚持不住了,朵朵,你先陪我找个地方住下,然后你马上去探听郎君下落,得了准信儿便去管伯府上求助,娄副使对我说过,唯有管公出手,方有一线生机!

  姚金铃家里正在操办后事。

  姚金铃有一儿两女,两个女婿也与他住在一起,应门的是姚金铃的大女婿王齐,见到管伯,获悉这些人是田七娘派来祭拜慰问的时候,王齐连忙把他们请了进去。

  田七娘虽然怀疑姚金铃是他杀,但是姚家的人并不知道,他们都以为姚金铃是承受不了田七娘的压力而自尽,因此所谓的田七娘遣使慰问,自然是猫哭耗子假慈悲的作戏,但这种心态,他们并不敢表露出来。

  管伯一双老眼何等敏锐,他不但察觉到姚金铃的两个女婿王(万)(书)(吧)().nsB.m齐和李先广悲恸之色是装出来的,甚至还察觉到他们有一种解脱的轻松,如果不是灵棚高搭,又有旁边天宫观派来的道士在那儿嗡嗡地做道场,姚金铃的一儿两女哭声不绝,现场气氛太过沉重,他们甚至会不自觉地露出喜色。

  这也情有可愿,他们毕竟不是姚金铃的亲生子女,姚金铃潜居于此。避门不出,原因是什么他们一清二楚。而田七娘到底会怎么处置姚金铃,他们心里并没有谱。恐怕他们平素没少担心自己会受到牵连。被田七娘一道旨意,来个满门抄斩,如今姚金铃死了,系在他们脖子上的这道绞索才算是解了去。

  熟谙世事人情的管伯看在眼里,只是暗暗一叹,并不点破。他并没有告诉姚家人自己是奉旨来查办案子,只是上香、祭拜之后,与姚金铃的儿子攀谈了一阵,问了问姚金铃自尽前后有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当日姚府可曾有客人登门造访等等事宜。

  阿闲作为姚金铃的弟子。也穿了孝衣,里里外外的跟着忙活,忽然,他看见随那姓管的胖老头儿同来的一群人中有个比较熟悉的面孔。仔细看了两眼,不由叫道:啊!是你!

  遥儿弯腰摸摸他的脑袋,道:小兄弟,你也在这里呀。

  管伯听到二人对答,扭头道:哦。你们认识?

  遥儿道:是,前些时日。奉裴纨总管所命,曾登门向姚学士求过一副字,当时就是这位小兄弟为我开的门。

  遥儿叹息一声道:想不到今日再来,已与姚学士阴阳两隔。

  管伯神色微微一动。问道:可是侄女救我那天?

  遥儿道:正是!

  姚金铃住在这里。实际上等同于软禁,管伯也知道看管他的人就是裴纨,裴纨好诗文。专与词臣交道,来索一副字。那是很寻常的事情。便点一点头,站起身来。对姚金铃的儿子和两个女婿道:老夫这就回去了,几位还请节哀顺变!

  姚家人连忙回礼,管伯领着遥儿、张溪桐等人便往外走。姚家人把他们送到大门口就回去了,管伯站在大门外并不立即离开,他看看那条狭长幽仄的巷子。又瞧瞧左右的高墙,一脸若有所思的神情。

  不一会儿,舒阿盛快步走了过来,舒阿盛是管伯的贴身伴从,一直也随在他身边,只是到了苗家不久。他就消失了踪影,也不知干什么去了。…

  舒阿盛来到管伯身边。作揖道:阿郎!

  管伯问道:怎么样?

  舒阿盛道:小人问过了,巷口那卖枣儿、核桃和香烛的几个小贩,在苗学士自缢的那天,并儿道:正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