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提前造反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趁着太平天国那边忙着内斗,林哲也是把重心放在了自身展之上,而自身展是什么?自然是扩军。

  此番作战,林哲面对太平天国七八万精锐,深感自身兵力的不足,为此他觉得而有必要进一步扩大余胜军的兵力总数。

  除了这些纯军事方面的原因外,还和林哲对目前局势的混乱感到担心有关。

  有了自己这么大一个变数在,林哲不敢确定太平天国能不能和历史一样撑上十几年,而且如今清廷和太平天国都是相继办新军,这要是多拖上几年的话,保不准他们就能够真正的把新军给练出来了,而到时候对自己更加不利。

  对未来的不确定,也就给了林哲更大的危机感,他认为自己有必要加举旗造反的进程了。

  而要提前造反,那么就得加扩军的度了!

  “第六混成团的组建工作已经顺利进行,从嘉定、松江两府招募的士兵已经基本到位,现在就等林德机器厂那边的军械了!”身为督练处的总办,督练官许鹏安自然是负责新部队的组建、编练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另外从浙南地区紧急招募的两千新兵已经6续开赴湖州,我们督练处预计抽调其中的千人用以补充第二混成团以及我们中军本部的战损补充!”

  “剩下的那一千人,我们督练处建议是再补充两百人左右筹足两个步兵营的兵额,用以驻防湖州、广德地区。”

  林哲一边听着,一边翻看着手中的报告书,口中不时还问着:“第六混成团的武器装备什么时候能够到位,我记得林德机器厂那边的1856年型步枪已经定型了吧,什么时候才能够大批量装备我军?”

  许鹏安道:“第六混成团预计采用林德机器厂刚批产的1856年型步枪,目前该枪已经进行小批量生产,不过根据林德机器厂那边说,他们目前还处于技术调整中,产量不会太高,目前每月大概只能生产五百支左右。”

  林哲心中一算,皱眉道:“这日产量二十支都不到?这个数量太少了!”

  许鹏安道:“不过林德机器厂那边也说了,等他们完成技术调整后,产量有望再翻一番!”

  林哲还是有些不满:“这几年我们给林德厂的投入可不小,如今产量竟然还是没能提升上去!”

  这几年余胜军对林德机器厂的扶持力度可是非常大的,为了让林德机器厂有充足的资金进行设备引进,技术研等,余胜军已经用‘采购预付款’的名义对林德机器厂累计拨款高达三十万两银子。

  此外余胜军的其他军械也是清一色从林德机器厂采购,包括旧式的林德步枪,大量的滑膛前装火炮、舰炮、刺刀、马刀等。就算不说预付款,仅仅是正常的采购订单也足以让林德机器厂迅展了。

  然而林哲还是低估了从零开始建设一座大型兵工厂的难度,为了能够量产1856年型林德步枪,林德机器厂累计引起各型机器设备六百多台,建设了钢铁、铸造、火药、木材等各类专业分厂十余座。

  这说的还只是步枪呢,火炮、炮弹等所需要的各类分厂一点也不会比步枪少多少,甚至更多。

  由于持续扩建需要大量的厂房用地而林德机器厂原址是在英租界内,地价高昂根本不适合展大型企业。

  所以后续扩建的时候,林德机器厂是在上海城南开设分厂,为此林哲再一次动用了自己江苏布政使的权力,在上海城南规划了一片高达千亩的所谓‘办厂用地’。该地也是加入了商贸区管理范围内。

  获得了充足的建厂用地后,林德机器厂的新厂累计建设了二十多家各专业分厂,几乎涵盖了近代重工业体系的所有部门,雇工高达两千五百人,而且工人的招募还在继续当中,未来的雇员有望过三千人。

  然而即便投入了如此大的精力,但是由于时间过短林德机器厂的各项成果还是不如人意的,至少没有达到林哲的心理预期目标。

  只是这种事急不来,林哲就算心中不满意但是也只能先忍着,但是道:“第六混成团现在没有新武器的话,哪怕就先用旧枪训练着,这样等新武器抵达后才能够快成军!”

  林哲翻完了手中的报告书后,现没有协防团的内容,所以就是开口主动问起:“协防团的改编你们督练处做好了规划没有?”(未完待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