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谎报和扩军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而招募兵员的事情也许对于其他军队而言非常简单,直接就地征兵甚至拉壮丁就可以了,但是对于余姚县勇营来说却是难度不小。

  先是地域性问题,作为一支典型的地方士绅武装,余姚县勇营实际上地域限制非常大,目前该营的全部兵员和军官都是来自余姚县,而且其中相当多的一部分更是林家的细户、护院等依附林家过日子的子弟。

  这种性质实际上和曾国藩的湘军非常类似,保持部队的忠诚以及战斗力都比较依赖乡土观念、亲朋同窗等关系。

  除了这一点外,也和余姚县勇营的募兵章程有关,余姚县勇营招募新兵的条条框框实际上非常多,先那些对士兵身体上的高素质要求就不说了,同样还需要士兵具有地方上的担保,此外士兵军饷的放也会有一部分直接放到士兵家人手中。

  这些诸多要求就极大的限制了余姚县勇营可以招兵的区域,必须在余姚县勇营拥有极大影响力,和当地官府有良好关系的地方才可以顺利招兵,要不然的话别说招募不到合格的兵员,到时候连给士兵家属放军饷都是个大问题。

  所以林哲才会派人直接回余姚招兵,同时考虑到余姚县勇营的高素质兵员也是有限的,林哲也是打算到余姚临近的几个县去募兵。

  林安飞听到林哲的安排后,按捺住心中的欣喜当即道:“职部必定不负大人重托!”

  林哲点了点头,把刚写好的信封好交给林安飞道:“此行返回余姚募兵,可能也会需要县衙那边的协助,如果遇事到时候可以手持我的信去找黄县令!”

  要扩军,只有兵员自然是不行的,还得有武器,而对于武器的采购,林哲并没有劳烦余姚营内部的人,而是直接委托了自家商行的人在上海采购。

  负责此事的乃是林家商行的上海商行大掌柜潘立宣,该人年约五十,和林家的其他大掌柜以及高层管事们一样,他也是在林家商行做了几十年的老人了。

  从十几岁开始他就在林家商行当学徒,然后当伙计、低层管事、县镇货栈的掌柜再到大城市商行的大掌柜,最后出任林家商行在上海的大掌柜,成为林家商行里数个最有权势的大掌柜。

  因为林家的主要生意乃是生丝,其生丝生意出了近半是销往国内外,实际上林家还有近半的生丝都是直接出口的,而随着上海和宁波这两个条约港口的开通,这两个地方的林氏商行的大掌柜地位也是一日千里,越来越重要。

  此前,余姚县勇营所用的那一批六百支米尼步枪就是他负责牵头购入的。

  这一次当他接到林哲的信件,说扩军在即急需米尼步枪千支的时候,至少六门十二磅口径以上的火炮时,他就是皱紧了眉头。

  这份清单上的武器可不怎么好采购啊!

  火炮还好说,问题不算大,毕竟火炮这东西在远东还能找到不少的,只要肯给出高价,采购到这六门火炮,并组建一个炮兵连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但是米尼步枪就是不好解决了,其中的理由不是价格,也不是那些名义上说着中立的洋人不肯出售军火。

  而是现在在上海这地方实在很难再找到大批量的米尼步枪了!

  米尼步枪,这玩意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务,法军四十年代就开始小规模装备并运用在战场上,英军也是在1851年前后开始把老旧的褐贝斯击款滑膛枪改装为线膛步枪以射米尼子弹,改造后的步枪也就是‘恩菲尔德p1851式步枪’,之前余姚县勇营采购并装备的米尼步枪就是这一款步枪。

  1853年也就是今年英军更是开始正式装备在后世里大名鼎鼎的‘恩菲尔德p1853式步枪’。

  只是对于英国6军而言米尼步枪虽然不算什么新鲜事务,但是在现在的远东地区,米尼步枪依旧算是高大上的东西,就连英国驻扎在香港、上海等地的部队都没装备米尼步枪呢,还是用的老旧的褐贝斯p1842击滑膛枪。

  之前余姚县勇营采购并装备的六百支恩菲尔德p1851式步枪只能算是一个意外,他们并不是从英军官方手中购入的,而是直接从一个洋行里购入的,而这一批p8151步枪能够出现在远东,也是属于单独的偶然事件,毕竟人家洋行的船长把p1851步枪运输到远东来贩卖,并不属于常态。

  如今他潘立宣要再想大规模的采购p1851步枪,整个上海里根本就找不到那么多的存货,而这正是让他为难的地方。

  如果说现在订货,那些洋行从欧洲运输过来,这来回的时间最少也得大半年,而这么长的时间是林哲绝对不能人忍受的。

  对此,潘立宣很为难,要想采购到洋枪不算什么难事,远东地区里的老旧滑膛击步枪多的是,关键的是他想要的米尼步枪没有啊。

  该怎么办?

  这是摆在潘立宣面前的现实问题!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