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姑苏之台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话说王孙骆攻下鹿城,在西宛退了陈国大将公子留,顺手拿下白宛城,陈国的三座城邑便被吴军占领。王孙骆见陈国已经没有还手之力,便留下3千兵马守城,自率大军赶赴巨阳。

  楚军主帅单浮于见吴国两路大军汇合,更不敢轻举妄动,在对峙月余之后,吴楚两军达成城下之盟,各自收兵回国。

  这一年,已是公元前491年,吴王夫差5年,越勾践7年是也!

  ※※※※※※※※※※※※※※※※※※※※※※※※※※※※※※

  这一年的夏天,天气十分炎热。吴王夫差传令后/宫宫监首领易旺,自己要携带郑旦移驾姑苏台避暑。

  姑苏台乃是先王阖闾为了避暑在姑苏山上修建的行宫,又名姑苏台。这高台修建在姑苏山南麓,可以俯瞰整座姑苏城。

  这日乃是七月十四日,一大早,吴王夫差和越女郑旦便坐上华盖之车,率着一群宫女宫监,浩浩荡荡,一路前呼后拥,奔往姑苏台来。

  先是一连九曲的大道蜿蜒而上,曲曲折折,这条曲道宽略一丈,可驰驷马之车。到了姑苏台前,又是三曲三直的宽阔石阶,在石阶之顶,便可见有一座巨大的楼宇,依山而建。

  于是众人下车,夫差手挽郑旦之手,拾阶而上。不过数步,郑旦已是娇喘微微、面色微红。

  夫差一边耐心地等着郑旦歇息,没有理会身旁的宫女们,他仍然亲自照看着郑旦,看来今日心情极佳。

  走走歇歇了数次,夫差扶着郑旦终于登上了姑苏之台。这姑苏台高有百丈,宽略三百丈,乃是一座巍巍高台,在高台的上部,便是一座宫殿。内有议事厅、书房以及寝宫。与吴宫内的长乐宫无异。这里不但可以与大臣们在议事厅议事,吃喝玩乐也件件不少,而且山上树木苍郁,是个消夏避暑的极好去处。

  忙乱了一天方才安定下来。郑旦是第一次上山,自然有些兴奋不已。夫差和郑旦二人用过晚饭,便出了寝宫,到姑苏台前的‘望台’来信步游玩。

  “臣妾在越国之时,便听说过这座姑苏台,不想今日能够亲自登台。大王请看,这里登高临远,可以极目百里之外。雄哉此台!”

  夫差拉着郑旦柔软的小手,笑道:“这里还有一个妙处:待月升半天之时,再临台听风看月。与天相接,如有一支清曲相伴则是更妙!”

  郑旦听得出神,遥想冥思了一阵,见此时天色已降,一轮圆月在夕光暮色之中朦胧升起。夜风习习,一阵凉风吹来,舞起郑旦身上的衣袂蹁跹,恍如天上仙子。

  夫差温声道:“爱姬不但拥天仙之姿,而且颇知音律,善抚古琴。今日乃吉日良宵,有清风为伴。有明月弄影,不可不听清曲、不得不赏明月。”

  “臣妾观大王今日,定然有意外之喜。大王今日从离开长乐宫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是十分畅快的样子。”

  “寡人不妨告知爱姬:寡人命王孙骆为帅,出兵伐陈。不意楚昭王派遣大将单浮于出兵救援。本来这也在寡人的预料之中。只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王孙骆依然攻陷了三座陈国的城邑。寡人今日获知前线战报,所以欣慰不已。”

  “大王雄才大略,有勇有谋,真乃吴国之福也!妾往日在越国之时,只听说有个伍子胥。是吴国极为厉害的人物。如今看来,此言甚谬!”

  “这老相国主要是现在年纪老了,但他自己还不愿服老。譬如这次出兵伐陈,他是不同意的,说什么先灭越……什么的。咳!反正说是先要稳定,不可轻举妄动。寡人就偏不信他的。这不,王孙骆出兵陈国,取三城而归,那么吴国的势力范围就更加地扩大了,可以渐渐西进,打通与中原的通道,为我们最后逐鹿中原奠定基础。”

  “臣妾就知道,大王有争霸中原的雄心壮志。老相国是太多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