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君臣相守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勾践和夫人居于石室,按照吴王的规定,勾践夫妇主要从事两个任务:一是维护、打扫阖闾陵寝的整洁,为阖闾守陵;二是饲养夫差的驾前御马,做夫差的养马人。

  为阖闾守陵,那是因为阖闾被勾践大将灵姑浮所杀,后来夫差立了庭上之誓,要为父报仇。夫差不杀勾践,总被伍员拿住了把柄,说他违背了当初的誓言。但既然死罪已免,但活罪难逃,所以勾践为阖闾守陵就顺理成章了。而为夫差养马,表明了吴王高高在上的自得,越国臣服于吴国,越国之君成为了吴国的阶下囚,这种自得,夫差想让整个吴国的老百姓都能感知到。

  话说勾践夫妇居于石室,范蠡随侍左右。但王孙雄当日只造了这一间石室,范蠡无法,只得在离石室不远处,用木架、蓑草搭设了一间草庐,依勾践而居。

  一日,勾践正在石室外刷马,夫人凤仪正拿着竹帚打扫陵寝四处的落叶和杂草。这陵寝的正前除了一面高高的墓碑,还有一方宽阔的祭拜之台。范蠡提着一只木桶,准备冲刷祭台之上的泥土。

  这时,只见不远处的山路之上,有几名轻骑正策马朝陵寝这边奔来。三人正惶惑间,那数名轻骑已经到了祭台之处。

  见是王宫侍卫,勾践三人忙跪下听命。那为首的侍卫展开一道吴王的诏书,宣读道:“孤拟定在本月末出城到龙幡军大营阅兵,特命役臣勾践随行!”

  勾践伏地,高呼受命。那侍卫冷峻地环视了四处一眼。点头道:“你等还算勤谨。记住,大王出城,这驾前之马还需早做准备。在出行的前一日,你等即把这骕骦宝马送到王宫马厩。不得误事!”

  勾践也不言语,只是连连点头应允。见那数骑去的远了,凤仪才长叹一声,望着勾践。止不住泪眼婆娑。

  勾践却面色木然,也不愿多言,依旧去刷他的马匹。范蠡见状,便上前密语勾践道:“臣派吉农在暗处探访消息,如果吴王有什么企图,他会第一时间向我禀报。这陵寝周围都有差役看守,他会以送粮人的身份来同我们见面。”

  勾践转头看着范蠡,点点头,问道:“吉农怎么会讨到这个差事的?”

  “臣让他去找太宰。这是太宰给安排的。吴国有很多大臣都有诛杀我们的意图。如果吴王听得多了。也难免不受这些大臣的鼓动。再说相国伍员在朝中又极有号召力,我们不得不防。”

  勾践沉吟半晌,道:“寡人看这吴王夫差也就三十上下年纪。此人豹眼环目,短髯紫面。定是个好色之徒。如果我们要获得吴王的赦免,必须投其所好。你去想个法子,告知文种,在国内细细寻访美女,以博得吴王之欢。”

  “臣以为如果我们要全身而退,获得吴王的赦免,一是要博得吴王之欢,就像大王所言,吴王喜欢什么我们就送上什么;二是要做好伯嚭的工作,与伯嚭搞好关系,获得他在政治上的支持;三就是我们自己要做出唯唯诺诺的样子,不能有任何的不满。吴王对我们一定会做一些试探,想看看我们的态度。”

  “吴王阅兵,让寡人随行,这就是明显的试探。”

  范蠡道:“复国之途长路漫漫。只要国内的政治清明,军队的训练到位,君王在这里吃些苦也就值得了。”

  勾践用木刷在那骕骦马的屁股上重重一拍,道:“亦苦亦乐,寡人为君之时,一直高高在上,对百姓疾苦知之甚少。今日受此苦楚,也算是祸兮福兮。”

  凤仪见二人说得热闹,便插嘴道:“先想法子返国才是正理。如果能顺带做点别的,就更好了。”

  勾践笑笑道:“夫人的意思是顺带摸摸吴国的底细?这真是个不错的主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