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柏举之战 1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话说阖闾亲率大军过淮水直入蔡国之境。囊瓦得报,心想吴兵势大,自己孤军深入蔡国,没有后援之军,又担心被吴军段了后路,在吴军还没达到新蔡之时,就撤去新蔡之围。囊瓦率军回师汉水,把吴国出兵救蔡之事报与昭王。

  阖闾九年(前506年)六月下旬,吴师乘坐水师战船到了新蔡附近,第二天抵达新蔡城下。吴王下令全军离城10里下寨,并告诫将士,不得私自进入新蔡,严禁吴军进城扰民。

  蔡侯见吴王亲率大军出兵救援,解了新蔡城下之围,心里感激不尽,便率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吴王阖闾入城。

  华丽的马车早已准备停当,迎接的仪仗队伍盛况空前。娇艳的侍女们陪侍着吴王攀上马车,宫廷的乐师奏响欢快的乐曲,新蔡城中的百姓听说吴王亲自率师解蔡国之围,便自发出城犒劳吴师。

  因为这次阖闾率军亲征,禁军留在姑苏城助太子守国,伍员令龙卫营在古辛的率领下负责阖闾在军队中的护卫工作。

  吴王在龙卫营的护卫下随蔡侯入城,孙武和伍员等众将便驻扎在军中大帐,自去料理军中事务不提。

  蔡侯在宫内大张宴席,安排美女侍妾献宫乐之舞,对吴王救蔡感激不尽。蔡侯向吴王讲述了自己在楚国的遭遇:“楚君年幼,国事均由相国囊瓦把持。此人甚是贪婪,只要看上眼的都要想法索取。时常炫耀楚国的国力,恃强凌弱。因为寡人不愿把玉佩和貂裘献与他,他便监押寡人和唐侯一年有余。甚是无道无义,所以寡人决定和唐候一道。投奔在贤君羽下。”

  蔡侯便把自己的玉佩貂裘和唐侯的骕骦宝马如何被囊瓦强取豪夺讲述了一番。

  第二天,唐侯领着3千唐军也到了新蔡。三位国君商议停当,唐国和蔡国均发本国之兵,作为吴军的左、右两翼,由吴军主将统一调度,集三国之力征伐楚国。

  阖闾便传令伍员占卜出师之期,日在七月中旬,大吉。到了出师之日,阖闾祭拜了天地神灵。把自作宝剑“光”赐予中军主将孙武。几声鼓响,孙武下令三军开拔,三国联军按着军阵队型从新蔡出发。阖闾居中军,蔡侯居左军,唐侯居右军。一路浩浩荡荡,杀奔楚国而来。

  伍员见来时乘着战船,沿着淮水进兵蔡国那是何等的迅速,今日主将传令把战船全部停置在淮河的河湾里,军队全靠步行;再说吴军擅长水战。现在却弃船不用,岂不是舍长取短?

  伍员不得其解,便策马来到中军,见过孙武。问道:“主帅发令弃下战船不用,士卒皆用步行,却是何故?”

  孙武笑道:“过淮河入大江。我军将是逆水而行,时间上要慢得多。这样会给楚军留下很长的准备时间。兵者宜速战速决,如果楚军准备充分。那我们击破他就困难得多。”

  “主将是想打他个措手不及?”

  孙武点点头:“为将者并非在一战之上争先。而是要在整个布局之中夺得先机,才是兵贵神速的主旨,毕竟战争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

  “我们数万大军奔赴楚国之境,楚国也会早早知晓的。我以为吾军并不能形成奇袭之势,再说全程步行,军士疲惫,后勤补给更为不易。”伍员还是持反对意见。

  “按照正常的行军方式,也就是我们利用水师转入大江,再逆水而上,当我军到达汉水之时,楚军早就在那里严阵以待了。将军认为呢?”

  伍员点点头,孙武继续说道:

  “我军走水路的话,楚军能大致计算出我们达到汉水的时间,楚军将士也会按着这个时间表来排兵布阵。如果我军一反常态,出其不意地提前达到汉水,那他们的防线可能还没有构筑起来,我们成功的可能性不就大得多了么?”

  伍员便信服不已。一般来说,对于吴、楚这样水师比较发达的国家来说,为了让军士节省体力,也便于后勤运输,一般都选择战船运输士兵和辎重。楚国知道吴军的主力在新蔡,从新蔡坐战船到汉水的时间楚军是能够大致计算出来的。伍员这才知道,孙武准备利用这一点,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汉水,杀楚军一个猝不主旨,毕竟战争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