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宫女演阵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吴王见孙武所着兵法自成一家,有泱泱之风,击节赞叹不已。虽说自己聘得孙武这样的旷世奇才,但想着吴国的现实处境,不由得转喜为忧。

  “先生以为,吴国伐楚的条件成熟了么?”因为在这一点上,阖闾和伍员是有分歧的,也为了这一点,君臣心里还有些小隔阂。旁观者清,问问军师的意见也很必要。

  “臣以为,兵者,凶器也!一个国家应该在五个方面达到要求时再考虑用兵。用兵就如同庖人做鱼炙:了解鱼的特性,把握恰当的火候,有配料可用,再加上一个好的庖人,其理皆然。”

  “哪五个方面?请先生赐教。”

  “一为‘道’,就是上至君臣、下至百姓能够上下同心,凝聚成一个整体,有百姓支持的用兵才合乎‘道’的标准;二是‘天’,就是天时。要顺应天时,什么季节需要什么样的后勤保障,这些都要有数。三是‘地’,就是地利。既然出兵,就要对路线、地形都要有所了解,合理地运用地形为自己创造良好的作战条件;四是‘将’,就是要有一个合适的能够胜任这次行动的统帅;五是‘时’,便是恰当的用兵时机。”

  “以先生之见,怎样才算是合适的出兵时机?”

  “楚国的国力远远强于我国,只有等待楚国出现政局动荡、民心溃散、发生内乱的情况才算合适的时机。一个国家常常是不容易被外面的势力所灭的,而经常来自于内部的消耗对国家的打击会更大,这种内斗对国家的伤害远比丢城失地来得更加猛烈。所以等待楚国出现这样的时刻才是我们以弱胜强的绝佳时机。依臣的观察,这一天的到来并不太久了。”

  阖闾点头颔首,微笑道:

  “虽然,孙武子雄才盖世,有通天彻地之能,奈何我吴国偏居一隅,国小兵微,纵然君臣相得,军民同气,又能怎样呢?寡人一直没有轻易出兵伐楚,就是楚国和吴国之间的国力相差太大,风险极高。不知军师对此有何看法?”

  “君王已经定下抑制越国,合力伐楚的国策。虽然楚国人口众多,国土广阔,但是臣的兵法不仅适用于军队行伍,就是普通的老百姓甚至是妇女,接受一定的训练也能形成一定的战斗力。”

  吴王不禁鼓掌失笑:“先生之意,寡人以为有些夸大之词。从古至今,寡人也不曾听说过妇人能够拿起刀枪,列成行伍,形成战力的。先生的理论和实际情形应该是有分别的,理论必须要有实践的检验方才知道理论的真伪。”

  孙武面色微红,力争道:“大王如果认为臣所说的有些迂阔,臣请大王把后\宫的侍女们交给臣来训练,如果臣不能让她们达到令行禁止、列伍成行、便请大王问罪!”

  阖闾应允,相约第二日在校场演武,以300名宫女交与孙武操演。

  是夜,阖闾回宫,与王后纪子谈起孙武演阵之事。

  纪子笑道:“宫女们嘻嘻哈哈的,又值青春年少,如何能够听从号令?妾看这位孙先生却如何交差呢?”

  “孙武要求让寡人派出两名姬妾为队长,另外从军中选出二人,一个为‘军吏’,负责传谕军令;另一人为‘执法’,负责维护军纪、号令赏罚。另选鼓手在旁边击鼓助威,带领甲士列于将坛之上,以壮军威,看样子还有些意思。”

  “君王欲派何人担任队长?”

  “左姬红蝉,右姬秋菱。此二姬聪明伶俐,看来可以充任队长。”

  纪子则不然:“虽说后\宫练兵,与军队不可相比,但练兵始终是凶险之事。二姬深得大王宠爱,何必让她们置身险境?”

  阖闾大笑道:“夫人说得过于严重了罢?孙武练兵演武,这些都是女流之辈,还能和战场打仗一般?夫人过虑了!”

  “但君王注意没有,设有‘军吏’、‘执法’,那都是和军队一样的配置。按吾**法,在校场之上,违背军令者是可以就地问罪的。”

  阖闾微微顿了一下,好像纪子说得有些在理。但转念一想,这孙武到底怎么来训练这些宫女,这个谜底太诱人了,阖闾太想知道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em人派出两名姬妾为队长,另外从军中选出二人,一个为‘军吏’,负责传谕军令;另一人为‘执法’,负责维护军纪、号令赏罚。另选鼓手在旁边击鼓助威,带领甲士列于将坛之上,以壮军威,看样子还有些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