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疯狂的三国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曹孟德当然也在关注《三国演义》,听到记者的提问,笑着说:“我肯定是反派无疑了,我很期待我在他新书里面的表现。”算是正式接受了自己的设定。

  的后续展,在主线上面和娱乐圈变迁史有许多高度重合的地方,娱乐圈一些著名八卦和商战在里均有体现,比如三顾茅庐,比如官渡之战,比如赤壁之战……

  到连载过半后,大家才猛然现一个问题,在这个以当前娱乐圈为原型的历史里面,为什么独独没有宁轻舟和他的轻舟文化?

  “或许他只是想做一个观察者,或许他在假设历史的同时,也在假设自己,假设这个娱乐圈没有宁轻舟会怎样。”

  圈内人士在聊起“宁轻舟的缺席”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历史的角度、娱乐八卦的角度以及书中展现出来的各种智斗、各种兵法、各种管理之术,吸引着越来越庞大的读者群,到了后来,大家惊叹于宁轻舟雄奇的想象力之外,开始同时震惊于他的知识面的渊博和处世的通透。

  有人把《三国演义》当做历史。

  有人把《三国演义》当做娱乐八卦。

  有人把《三国演义》当做军事。

  也有人把《三国演义》当做管理学。

  ……

  “最初时,我把《三国演义》当做是宁轻舟炒作新Ip的一部商业作品,不管是对历史篡改也好,把娱乐圈格局当做历史格局也好,都无非是炒作的一种手段,为了他炒作话题罢了,因此开始有人推荐我时,我是拒绝的,作为一个历史学教授,我有自己的坚持和底线。宁轻舟有庞大无比的粉丝团和支持者,想来也不缺少我这一个。

  然而,直到有一天,我在上课的时候现我的学生说了几个新词。什么望梅止渴、什么草船借箭、什么既生瑜何生亮……我一下懵了,我虽是一个历史学教授,但是我自诩绝不是什么老古董人物,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很高,年轻人当下在玩的先进科技产品。我也全部了解,包括一些新鲜的网络词汇,我都知道,我做这些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多了不起,而是不想在和同学们的交流中,出现难以逾越的鸿沟,可是那天上课,我当场愣住了,从来没有一次让我觉得,我跟我的学生之间出现了这么宽阔的鸿沟。他们口口声声说的东西,我居然完全不懂,而且他们还说这都是历史典故!

  何其讽刺的事情,我的学生跟我说的‘历史典故’我居然一个没听过,追问之下才知道,这些所谓的历史典故正是来自于宁轻舟那本《三国演义》。

  这件事让我非常在意,一部娱乐化的商业居然能一口气炒热这么多典故和词语,这中间绝对有什么我忽略掉的地方,当天晚上,我便偷偷点进了宁轻舟的微型博客。从第一章开始,一章一章认真地看下去,然后那晚,我失眠了。或者说我通宵了,我记得自从我大学毕业之后,已经有好几十年没有通宵过了,包括当年做博士论文,然而如今我为了一本我原以为是商业故事的娱乐通宵了。

  在这之前,也就是所有人包括我身边的一些同事都在为这本书辩论的时候。我没有说话,也没有关注,几乎是刻意地回避,而在那一晚之后,我成了宁轻舟的书迷或者历史迷。

  简单来说,《三国演义》是一部创史级的鸿篇巨制,它拥有完整的历史背景和世界观,它里面呈现出来的历史素养、文化涵养和处世、治世智慧绝对是空前的,在这部里面,军事学家看到排兵布阵,商人看到管理哲学,娱乐爱好者看到八卦,政治家看到权谋,文学家看到文采,历史学者看到无极……”

  就在“三国演义”的话题在网上疯狂酵之际,京大历史系著名博导教授高步余表了长达三千字的评论文章,在学术界和网上皆引起极大的震动,高步余作为当今历史界最大牌的教授、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教授,地位崇高,现在连他都不惜花费重大笔墨来对《三国演义》进行点评,可见这部的影响力之巨,当然,《三国》的传奇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一一三年的五月;然而,直到有一天,我在上课的时候现我的学生说了几个新词。什么望梅止渴、什么草船借箭、什么既生瑜何生亮……我一下懵了,我虽是一个历史学教授,但是我自诩绝不是什么老古董人物,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很高,年轻人当下在玩的先进科技产品。我也全部了解,包括一些新鲜的网络词汇,我都知道,我做这些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多了不起,而是不想在和同学们的交流中,出现难以逾越的鸿沟,可是那天上课,我当场愣住了,从来没有一次让我觉得,我跟我的学生之间出现了这么宽阔的鸿沟。他们口口声声说的东西,我居然完全不懂,而且他们还说这都是历史典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