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嫡传弟子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夏生却转头殷切地把手伸给黄雀儿,“雀儿,这有个沟,你小心些,使劲跳——对,就这样!”

  黄雀儿将手递给他,借力跳过沟去,微笑低声道谢。

  夏生笑道:“谢什么!你不大上山来的,走不惯。”

  也许是小时候结下的情分,黄雀儿沉默安静,不大跟男娃说话的,唯独跟夏生说话不怯不羞,坦然的很。

  夏生也格外关照黄雀儿。

  因水秀是他堂姐,很自然的他就跟她和黄雀儿走一块。

  林大头四个儿子中,夏生最细心,除了不像林大头那么小气外,继承了他爹的一切特点——心细、顾家,对于自己亲近的人特别呵护,十分护短;而秋生就马虎些,大大咧咧,性子也冲动;春生不用说,最稳重,也最灵慧通达;冬生还小,照目前看,还是个跳脱的娃。

  林家兄弟几个,秋生学打猎,得益于林大猛和任三禾的提点,本领比他爹强多了;夏生则跟人学石匠;林春最厉害,学木匠的同时,还连带读书习武打猎,一样没落下。

  林大头终于实现了当年的豪言,把儿子分别学了打猎、石匠和木匠。不过,他们要想成为泉水村最出息的猎户、石匠和木匠,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不说别的,就说夏生,他的师傅只是普通的石匠。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王家石匠手艺精湛,却跟林家的木匠手艺一样,不外传的。只传给族中子孙。

  杜鹃却告诉林春,说木匠也好。石匠也好,除了手底下的功夫。那些灵感创意却是要靠自己揣摩领悟的。换言之,林春可以凭借自己所学引导夏生,帮助他突破。

  若是夏生用心钻研,未必不能自创一脉。

  林春自然把这话听进去了,对二哥的手艺很上心。

  杜鹃照例跟林春九儿走在一块。

  她今天出来,一是想进山捞鱼玩,二是为了借机教导林春。一年年的,两人都渐渐大了,就算杜鹃再有心。想要跟小时候一样教他,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她便抓住一切机会,随时随地进行自己的教学。

  比如眼下,她一边走,一边跟他和九儿说话。

  说的是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

  诸葛亮如何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对西南蜀地的蛮族采用不同于寻常的战略战术,最后获得成功,其中最突出的便是“攻心为上”;有些战术安排跟当地山里人的生活环境和习性密不可分。以提醒他们每到一地,都要养成观察周围环境的习惯。

  还有诸葛亮利用木牛流马击败魏军的故事,这可是与木匠密切相关的,林春听得格外专心。

  一路说。很快到了山他像个少年将军。

  九儿听了大喜,立即吟诵起岳飞的《满江红》;后赶上来的林春则念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杜鹃看着两个“嫡传弟子”,十分得意。

  歇息一会,等后面人到了,他们又开始往前奔。

  等到了目的地山谷中,三人才松了口气。

  杜鹃仰天欢呼,九儿也跟着高声吼叫。林春却笑看着。

  山谷中,有一潭碧清水池。

  任三禾过去仔细察看,一边等福生和秋生他们。

  稍稍休息了一会,杜鹃也走过去,又是欢喜又是疑惑地问:“这一眼都看到底了,哪里有……哎哟,真有鱼嗳!”

  随后赶来的夏生高声接道:“没鱼,把你们大老远的喊来干嘛?来来来,赶快动手捞!就这么点大地方。早些捞完了好回家煮鱼吃。”

  福生等人都哄笑起来,神情轻松之极。

  都是山里长大的皮猴子,走惯了山路的,因此这点路程根本不个“嫡传弟子”,十分得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