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李妃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说话的正是世子的教师张居正,刚才这断话出自《大学》,说的是君子慎独的道理。冯保乃是大内内书堂出身,如何不知道。

  他小声问旁边一个个太监:“世子又犯了什么错?”

  老太监:“昨天张先生留了作业,世子毕竟是小孩子,贪玩,偷偷叫下面的人帮做,结果被先生发现了,正在惩戒他呢!”

  冯保听说张居正要用戒尺打世子的手心,吃了一惊。

  这个时候,又听得张居正喝了一声:“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教不严,师之惰,是我的错,我这就去向裕王请罪,请他另寻良师。”

  说罢,他就怒气冲冲从里面出来,拂袖而去。

  “哎,张先生,张先生请留步。”一个宫装女子带着一个孩子追了出来。可是,张居正已经去得远了。

  这两人,女的那个大约二十出头,五官端庄,雍容华贵,正是裕王妃李氏。另外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孩童,长得虎头虎脑。

  正是李妃和世子朱翊钧。

  冯保忙上前施礼:“见过娘娘,见过世子。”

  朱翊钧张开双臂,奶声奶气道:“大伴,你可算回来了,带我去玩。”

  冯保看到他天真无邪的笑容,心都仿佛要化了,道:“世子,奴婢还有差事要向娘娘交代,你先回院子,我等下就过来。”

  他是看着朱翊钧生下来,又从襁褓中的婴儿到会说话,然后倒学走路。

  他眼睛也尖,发现世子右手手心有点红肿。禁不住尖叫一声:“张先生,张先生他……”

  李妃淡淡道:“别大惊小怪,是我打的。”

  冯保眼睛里有泪花滚动:“世子才四岁啊,怎么能打。一般人家……”

  “世子不是一般人。”李妃打断冯保的话,让那两个跪在地上小太监起来,领朱翊钧回屋。才道:“一般人家的孩子,五岁才进学堂。咱们天家的人虽说不用读书科举,却比普通人更要用心。还是张先生说得对,世子这种身份,私底下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看着。慈母多败儿,自然不能放松。冯保,你回来了。”

  冯保应了一声,忙将先前在李伟见的事情说了详细说了一遍。

  最后道:“奴婢自作主张放了周行人,还请娘娘恕罪。”

  李妃:“冯保你做得对,试想一个行人若是在我娘家出事,那又是何等的风波。哎,爹爹也真是姜桂之性,我也无奈得紧。爹爹没读过什么书,自然不明白士人将气节看得比性命还要紧。”

  她叹息一声,沉默片刻,突然问:“周行人是不是陛下降了恩旨充实行人司的周子木?”

  冯保:“正是那个‘为谁风露立中宵’的周子木,娘娘不是最喜欢他的诗词吗,今天奴婢算是见着人了。”

  李妃轻声念道:“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然后抬头望天,目光中似有波光流动。

  冯保不敢说话,就那么俯首而立。

  良久,李妃才道:“爹爹真是……将钱财看得太紧,真是一件叫人无奈的事情。冯保,等下你拿二百两银子派人以我爹爹的名义送去赵经历家,好生安抚。”

  冯保:“是。”

  李妃又道:“另外,再派人送五十两去周行人那里当做赔礼。”

  冯保:“是。”

  李妃:“这次就以王府的名义吧。”

  “是。”

  “这事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别叫人知道。”李妃有点伤感,她当年只有十五岁。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宫女,侍侯裕王的继室。陈王才道:“一般人家的孩子,五岁才进学堂。咱们天家的人虽说不用读书科举,却比普通人更要用心。还是张先生说得对,世子这种身份,私底下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看着。慈母多败儿,自然不能放松。冯保,你回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