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横行霸道孝陵卫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厮的工食银子虽然比不上周楠,可油水却足,每月收入加一块儿,比周楠还多。

  王二忙赔笑道:“伯父老爷,总得要吃饭啊!我叫的那条船要等上一个时辰才到,现在去码头也是干等。”

  正说着话,荀芳语面无表情进来,将一个包袱塞到周楠手中。

  “这是什么?”

  六小姐依旧沉默不语。

  周楠打开来一看,里面都是婴儿的小衣小帽:“六姑娘是刚才去隔壁杂货铺买的吗?多谢了。”

  荀芳语还是不说话,自去天井里洗衣裳。

  不片刻,小得月搂的伙计就将酒菜送来。

  吃过饭,见时辰差不多了,周楠去了码头。恰好王二找的那条船也倒了,就登船沿着大运河向北走了五六里地,就到了清江浦。

  清江瀑乃是大运河和淮河的交汇处,也是淮安的北大门。这地方是交通要冲,也驻扎了许多衙门的派出机构。有盐道,有漕运,还有河道。另外,军方大河卫也有一个水关。理刑厅也在这边号了一座院子,驻了十来个兵丁查缉水上走私贩私的不法分子。

  就连安东县其中一个巡检司的治所也在距离清江浦六里地的长江下游的草湾镇,不过,那个巡检上个月死了,又没有子嗣,那个职位就空了下来,等待朝廷任命新人。

  原来,清江浦正是安东县和山阳县的县界。说起来,山阳县的地盘挺小的,就其总面积而言,安东至少是它的五倍。

  不过,一个县级行政区的划分看的是人口和GDP总量。山阳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反过来是安东的十倍。

  说起这清江浦这个地方,在明朝历史上可是鼎鼎大名。正德朝的时候,宁王谋反,武宗皇帝御驾亲征讨。可天子亲军刚走到江南,一箭未发,那头捷报传来,王阳明已经彻底讨平判军。

  正德皇帝很是失望,只得班师回朝。经过此地,见见水上风景优美,鱼翔浅底,顿起渔夫之兴,便自驾小船捕鱼玩耍。结果,提网时见鱼多,武宗大乐,尽力拖拉,使船体失去平衡,他本人也跌落水中。明武宗在北京长大,不懂游水,入水后手忙脚乱,一阵乱扑腾,亲侍们虽然把他救起,但水呛入肺,加之惶恐惊悸,身体便每况愈下了。也可能他是受惊之后,加上秋日着凉,引发了肺炎,回京城之后不久就因病驾崩。

  正德这一死,因为没有子嗣,这才有如今的嘉靖皇帝继位的故事。

  老实说,这地方的风景真的不错。周楠是个喜欢旅游的人,以前在安东县衙门做师爷的时候,就带妻子来这里游玩过。不同于大运河其他河段水流浑浊,此地的河道经过淮河水的灌注,清可见底,碧蓝如带。河边镇上尽是厅台楼阁。倒影水中,如同一副水墨山水画。

  只不过,此刻天色已晚,黑漆马乌一片,也没风景可看。

  周楠挂念刚出生的婴儿,只催促船只快走。

  走了一段路,眼见着就要进入淮河。

  前头灯火通明,就有一条小船靠过来,喝道:“停下来,过去的不行。”很古怪的口音。

  话音刚落下,就听得“咻”一声破空声响,一支羽箭就钉在船舷上。若是再偏上一迟,就要射中船夫。

  船老大惊得满面煞白,忙将竹蒿刺入河底,叫道:“别放箭,别放箭!”

  周楠定睛看去,只见那船上载者五六个浑身披甲的士兵,为首那人个头极矮,身上穿着竹甲,腰别一长一断两把倭刀。

  远处,还有五六条打着灯笼的小船在水面上来回警戒。

  大运河本不宽,如此一来,整个水道被彻底封住。

  “难道是倭寇来犯?”周楠心中一惊,又失笑:“淮安已经深入内地,倭寇怎么可能跑这里来。淮安附近到处都是驻军,难道他们都是摆设?”

 &emb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