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两大赖皮(二)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荀六姑娘柔柔地说:“别人看不到,可我们心里知道,官宦人家,书香门第,凡事都不可马虎。周知事有秀才功名,是读书人出身,自然是爱洁净的。”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周楠一愣,这荀六姑娘终于肯开口说话了,她怎么还没走,王二怎么也在?

  王二:“真烦人,怎么说都是你有理……啊,伯父老爷你回来了,可累着了,用过饭没有?”

  “我已经吃过了,你们怎么还没走?”周楠皱起了眉头:“荀姑娘,你这是做什么,将来总得有打算啊,赖我这里没意思的。”

  荀芳语又坐回天井的凳子上,抬头望天,恢复石化。

  “伯父,我那事……你可怜可怜我和小兰吧,家里实在穷,不找些事做都开揭不开锅了。”王二换了个思路,开始叫穷。然后又从袖子里抽出一张单子,赔笑:“伯父,这是这两日我和荀六姑娘的饭钱,总计一两二钱,记你老人家在小得月楼帐上。”

  “就你们两个人一两日就吃了一两二钱,荀姑娘吃饭了?”周楠连生气的劲都提不起来。

  明朝银价坚挺物价低廉,想当初他在安东做吏员的时候一个月的俸禄也才二两。这两人还真能吃,这不是饭桶吗?

  王二:“伯父老爷什么身份,我和六姑娘一个是你的侄儿,一个是府上如夫人,若是饮食太差,岂不叫百姓笑话,也落了你的面子?六姑娘开口进食了,你老人家不用担心。伯父老爷,你看我那事?”

  周楠是明白这两人是沾上自己了,根本就不可能赶他们走。就拿荀六姑娘来说,她一个小姑娘,在这里又没有亲戚,将来以何谋生,遇到坏人又怎么办?真有事,自己良心上也过不去。虽说自己还真没什么良心,但做人还是要有底限的。

  至于王二,好歹也是自己的亲族。按照这个时代的封建伦理,自己现在是官,如果亲族晚辈遇到事情若不管,光舆论就能把自己批倒批臭。

  他无力地摆摆手:“容我想想,典吏你是不可能做的,或许可以帮你找个差事。”

  王二大喜,拜到在地:“我就知道伯父不可能不管侄儿的,只要在衙门里能够谋个能户糊口的差事,侄儿就满意了。我就知道,咱的伯父老爷是什么人,这点小事不过是举手之劳。”

  周楠本打算和詹知县打声招呼让王二在安东县衙做个衙役,可这个时候他的目光又落到天井中荀六姑娘的身上。

  荀芳语依旧木木地坐在凳子上。

  两日不在家,家中确实干净了许多。荀六姑娘将周楠的衣服被褥都洗了,挂了一院子,就连他的内裤也不放过。

  内裤大小关系男人雄风尺寸,是隐私中的隐私,周楠大觉尴尬。忍不住赋诗一首:

  淮安城中床单飘,

  小六姑娘气太骄。

  周家男儿心不忍,

  只因荀家把蛋草。

  非是子木心如铁,

  奈何念头不通达。

  想起被丁启光硬把外甥女栽给自己做小妾,周楠气就不顺。很好,丁知县你替你家妹子保住了偌大家产,王二的事情就着落到你身上。

  周楠念完诗,制止住王二假惺惺的恭维,道:“我还有一句诗,等下去寻一个人,把银子给我带回来。”

  说罢,就挥毫在纸上写下:“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吩咐他给郝庙祝带去。

  这句诗的意思是,八十两银子我帮你搞定落籍的事情,你不要再讨价还这个时代的封建伦理,自己现在是官,如果亲族晚辈遇到事情若不管,光舆论就能把自己批倒批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