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坏血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见他的情形如此可怕,刘显驰将周楠先前所说的“病入膏肓”的话信了十成。

  巡抚行辕是什么的地方,马上就要到夏日,为了给唐顺之和一众官员减暑,兵丁们早就从河里打了冰,用棉被捆了放进地窖里。

  刘显驰手忙脚乱地拿来冰块,这个时候唐顺之口中的血流得少些,再含上冰块,顿时就止住了。

  再看唐顺之,前襟全是点的血迹,看起来甚是骇人。

  不觉眼眶又红:“抚台,你老人家已经一把年纪,不能在过于操劳。这位小相公看起来好象精通歧黄之术的样子,今日他既然自告奋勇,不妨让他给你凭凭脉。”

  唐顺之看了看衣服上的血,拂然不悦:“人老齿落譬如草木枯荣,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老夫只是精力不济,不用担心。”

  刘显驰哽咽:“抚台,你都流了这么多血了还说没病,难道要让属下给你跪下吗?”

  真是一个拗老头,尤其是身份尊贵的拗老头更是不可理喻。强劝,根本就没办法说服他,只能顺着他的心意来。周楠就插嘴:“抚台根本就没病,确实是因为年老所至,根本就不用吃药。”

  唐顺之将手中那枚牙齿扔在地上,哈哈笑道:“显驰,你看这位小哥也说了老夫没事的。”

  “你……”刘显驰愤怒地回头看着周楠。

  周楠忙给他递过去一个眼色,示意忍耐。

  然后装出很气愤的样子:“没错,正如抚台刚才所说,人老齿落譬如草木枯荣,也不需担心。万物众人皆是平等,终有老的时候,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顺天应命,逍遥自在于天地间。抚台五十多岁的人了吧,就好象一颗参天老树,保养起身子来却不能像新生的树木大水大肥。以抚台的身份,军中郎中下药的时候估计都是人参、鹿茸一类的大补之药。老人火气旺健,再服大补大躁之物,如何经受得住?”

  “所以,依我看来,抚台根本就没病,你现在这病是吃出来的。”

  “哈哈,显驰,你听听,老夫没病,都是庸医害人。”唐顺之哈哈大笑起来:“这个小哥说得有理。”

  周楠又道:“抚台,你这病是吃出来的,要想好,也不必用药,只需在饮食上调理一阵子就能好得完全。”

  唐顺之口头虽然不服输,可自己的身子自己却清楚,郑重地问:“怎么调理?”

  周楠心道,其实要治坏血症也简单,不外是大量服用维生素C,多吃点蔬菜水果。可是,我如果将底牌全亮出来,以后还混个屁啊?

  就道:“小生乃是安东生员周楠,曾在县衙担任礼房典吏一职。听问抚台在东南开牙建府,不远千里来投。愿随侍身边,辅佐应德公。”

  先前他之所以提出为唐顺之治病,为的是保命。看现在的情形自己的脑袋是安稳了,那么,何不索性入唐巡抚幕中。有他罩着,夏仪也不敢捉自己进京。

  辽东镇军马案牵涉到未来的储君还牵扯到边镇,别说自己是一个小小的秀才,就算是朝堂大员,一不小心也要踩雷。

  真到了京城,落到锦衣卫手中,卷进朝堂政争,鬼知道自己会经历什么。目前只能以拖待变,拖得几年,等这事冷下去再说。

  而且,唐顺之的行辕现在虽然设在江阴,那是为了就地指挥目前这场战役。按照朝廷的制度,他应该在扬州。也就是说过得一阵子,大伙儿还得回去。

  扬州离淮安也不太远,乘船经大运河北上,两日就到,也能照顾到家里。

  “你要辅佐本官?”唐顺之打量着周楠,微微一笑。

  就连刘显驰也忍不住笑起来。

  唐顺之是明朝少有的干才,又是儒学宗师级的人物。这次来江淮领军,许多不得意的已经绝了科举之望的士人纷纷来投,有的是想看能不能攀附上唐巡抚这补大躁之物,如何经受得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