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看谁快(三更,求推荐票)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三位在兵灾之前日子应该过得不错,这里的活儿还真不适合你们。”先前周楠拉住问话的那个流民又出现了。看得出来,这人是个老实憨厚的本分人,心也善。

  詹通正烧得糊涂,听他说,嘀咕了一句,指着周楠道:“废话,我可是七品朝廷命官,咱们的身份说出来吓死你。就拿我们这里身份最低的周子木来说,也是个秀才。”

  他说是正七品官员,那流民自然不信。可听说周楠是秀才,眼睛一亮:“原来是个读书相公,你在这里可是个宝贝啊!就凭你能写会算,每月就能得一两银子的饷银,不像我这种只懂得下力的,能给个三五钱已是开恩。现在这里正在招识字的,你若去了,起码是个坐屋里吃松活钱的。混上一阵子,没准还能做个师爷。且到那边问问,或许有门。”

  他指了一张放在街边店铺里的桌子,叫周楠去那里找活路。

  这个店铺以前应该是个卖杂货的,里面的东西都搬空了,打扫得很干净。周楠扶着夏、詹二人过去,只见门口贴着一张写着字的纸,上书《苏松兵备分巡道常州府分司》一行墨字,派头颇大,其实里面也就坐了两个书办模样的人,看起来像是个草台班子。

  负责招募人手的是一个刮瘦的中年人,白净脸皮,穿得也干净。不过,身上不知道怎么的透出一股穷酸模样。他身上穿着儒生的袍服,却不是谰衫,估计是没有功名的。

  看到周楠三人,也不客气,问:“来找事做的,读过书,能写字?”

  周楠将两人扶到椅子上坐下,点头:“读过几年书,勉强能写字。”他可不敢说自己是秀才,真被人考,那是要露馅的。

  中年书办点点头,还是考了周楠几个问题。估计他也觉得一身狼狈的周楠文化程度不高,就问他“四书是哪四书?”“我大明朝有几个布政使司?”“两京是哪两京?”

  又将一张公文递过去叫周楠念给他听,这是考断句的本事。

  考核完毕,中年书办点点头:“听你断句的本事,读过几年书的话所言不假,这样好了。我这里正好缺个书办,你就在我身边做事。包吃住,每月一两银子,初一十五休沐。干得好,上司还有犒赏。”

  周楠心中欢喜,又指着夏仪和詹通道:“我这两个同伴也都读书识字,还请给条活路。”

  中年书办闻言露出一丝笑容:“好好好,叫他们过来勘察,如真如你言,可以一并留下。”

  明朝的识字率,即便是在江苏浙江这种文教大省,也不过百分之一。在其他省份,又个三百分之一五百分之一就算是不错的。

  以一个上县二十万人口计算,识字的人口也就千余人,甚至几百。

  常州读书人以前也多,可这年头能够读书的谁不是中上人家,兵火一起,都逃他娘的,跑南京、扬州这种大城市去躲了。

  唐顺之征召常州青壮入伍,来的都是目不识丁的农夫,读书人可没几个。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在文人治国治军的时代,凡事都要落在文字上。军令往来、钱粮计算,都需要读书人。

  可读书人不好找,所以这个什么兵备道才这么冷清。

  今天也是运气好,不但招到了能写能画的,还一来就三。

  就在这个时候,夏仪又开始剧烈咳嗽起来,直咳得眼泪都下来了。

  看到他一脸潮红,又看到恹恹坐在一边两眼糊满眼屎的詹通,那个中年书办大怒,指着周楠喝道:“去去去,看你老实模样,原来竟来赚老夫。去别的地方,我这里不要你。”

  周楠:“我怎么了?”

  中年书办喝道:“这两人分明就是得了瘟疫,病得都快死了,你还朝我这里领,传染了别人怎么办?”

  正在这个时候,又有一个身穿洗得发白的鸳鸯战袄的老头走进来,嚷嚷道:“孙书吏,你读过书,给我算算这个月的钱粮流水,俺脑袋都快炸了。”

  这人大约五十出头,生得黑瘦小,不过看起来却是一个老实的本分人。应该是兵备道的老军户。

  军队是个讲究资格的地方,尤其是这种军户世代在卫所当兵,彼此相互通婚,背后有几个军官亲戚也不奇怪。

  他对孙书吏自然也没有什么好客气的,将一本帐簿扔在桌上,道:“我仓上月入库牛皮甲一百六十三具,支出七十五具。前边的战军说铠甲不堪使用,兵备这两个同伴也都读书识字,还请给条活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