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国家建设”战略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改革,必须进行金融改革!”

  一个银行界代表斩钉截铁地说:“如果政府执意加大货币供给,那我们就联合起来,成立一个类似于美联储的金融机构。在各工业村、富国岛特区及下六省行新币,与美元挂钩,施行浮动汇率。”

  铸币权和税权、访问权一样,属于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真要是在各工业村、富国岛特区及下六省行新币,就意味着把“工投系”变成一个独立于西贡之外的“经济体”,别说吴廷琰,恐怕连即将推翻吴廷琰上台的“军头”都不会答应。

  这个想法比拒绝难民进入下六省更激进,李为民打死也不会采纳,连忙出面和稀泥,把话题转移到美国对越政策上。

  至于如何解决这一潜在问题,则留到小组会上讨论。

  “民先生”的影响力不是盖的,三言两语,会场内立即恢复平静。

  李为民甩开言稿,用一口标准的越语侃侃而谈道:“肯尼迪总统与其前任艾森豪威尔总统一样,认为南越是自由世界在东南亚的基石,拱门上的拱心石,堤坝上的闸门,是在亚洲实验和示范的民主基地。

  与艾森豪威尔总统唯一不同的是,肯尼迪总统并不主张纯粹的军事介入,他认为这里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政治性的而非军事性的,因为我们这里有一个无处不在同时又无处可找的敌人,有一个得到不明真相的人民同情甚至支持的‘人民的敌人’。

  因此,肯尼迪总统把我国作为‘国家建设’战略的一个重要实验地,希望通过美国政府、琰总统及我们的努力,扩大现政府的政治号召力,以阻止北越占领南部,并在这里建立一个能够生存下来且能逐渐实现民主的社会。”

  “希望通过美国政府、琰总统及我们的努力”,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很清楚,美国方面已经把“工投系”视作为一股与吴廷琰同等地位的政治力量。

  他与美国政要的关系众所周知。他几年如一日打造的坚挺人品,也决定了他不会在这一问题上夸大其词。

  这无疑是一颗定心丸,不仅阮志仁、陈润威、章连伯、王金贵等“工投系”将领热血沸腾,连靠工投公司起家的阮厚昌、黎会升、阮有政、黄文浩和陈文春等新兴资本家都激动不已。

  “正在富国岛特区考察的美国国会代表团团长曼斯菲尔德参议员。受肯尼迪总统委托,向琰总统和我们工投公司提出一系列改革意见。敦促我们尽快实施‘国家建设’战略,以赢得人民支持,并最终在与北越的斗争中获得胜利。”

  李为民顿了顿,一边示意秘书给代表们分文件。一边不紧不慢地说:“华盛顿的越南问题专家制定的‘国家建设’战略,主要体现在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政治上,建议对政府进行重组,增加政府活力。

  比如改进之前紊乱的政府系统,设立总揽国事的国内安全委员会,即‘战时内阁’。所有安全事宜通过该委员会施行,协调各方工作;一方面扩大政府的执政基础,建立政治顾问委员会并经常态度诚恳地进行咨询,接纳一些政治反对派领袖,让他们参与其中。

  实行民主政治。大赦政治犯,取消或公开人民劳动党的活动。建立完善的政党制度,允许反对党活动,并参与国会和省议会选举,鼓励实行两党制。”

  毫无疑问,吴廷琰绝不会答应,如果想答应他早答应了。

  看着众人若有所思的样子,李为民抑扬顿挫地继续道:“设立独立的司法机构,加强议会及其它机构的作用,让议会在决策中挥应有的作用。政府向议会汇报工作并接受质询。罢免任命的省长,重新民选;选举产生省议会,拥有与省长同等权力,议员不分党派和职业。

  尽快实现政务公开。出版议会对有关法令的辩论记录。召开记者会,建立有效的广播系统,增加国内交流。让人民了解政府的活动,同时让政府倾听各阶层的声音……”

  在这个时候,这个场合,公布美国方面敦促政府尽快实施的“国家建设”战略。摆明了要甩开西贡,大力推行下六省政治和经济改革。

  能够想象到,“工投系”即将组建一个凌驾于第四战术区之上,统揽下六省事务的“战时内阁”。甚至会恩威并施,通过种种方式对各省议会来一次大换血,推动各省民政要的关系众所周知。他几年如一日打造的坚挺人品,也决定了他不会在这一问题上夸大其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