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忠言逆耳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如果我们死了,你会不会帮我们搞一个体面的葬礼,会不会帮我们报仇?”

  妻子受伤,孩子们受到惊吓,吴廷瑈很内疚,耷拉着脑袋抽闷烟,一声不吭。

  祸不及父母,罪不及妻儿。

  李为民是看着丽水和廷绰长大的,不想几个孩子再遇到什么危险,也点上一根香烟,说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孩子们在外面,别胡思乱想。不过提起丽水和廷绰,我倒是有一个想法。富国岛外籍孩子多,专门办了一所外国语学校,要不让他们跟我走,条件真挺好,而且能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陈丽春知道这是他的一番好意,相信他和吴莉君会像对待天天一样对待孩子们。

  作为一个母亲,哪有不无孩子着想的,考虑到西贡局势那么混乱,一时间真有那么点动心,不禁回头问道:“廷瑈,你说呢?”

  或许是自尊心作祟,或许想以此表明什么立场,吴廷瑈轻描淡写地说:“丽水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去不去要征求她的意见。廷绰太小,离开我们不太好。”

  “不去富国岛可以去国外。”

  吴廷瑈急了,蓦地起身道:“为民,只要你不反对,别人再反对也没用,我们的处境还没到必须送孩子出去避难的地步。我们一起经历过那么多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你能不能对政府、对总统、对我有那么一点点信心,为什么不能想以前一样去面对,像以前一样去战胜它?”

  又来了,就知道他会说这些。

  李为民暗叹了一口气,循循善诱地说:“瑈先生,一个依靠外国援助来延续政权的国家,免不了要受到其外交和政治的干预。北越同样如此,只是没讲出来,没公开化而已。政府接受援助,却不愿接受机制的限制和监督,虽说有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原则,但同时也给人以滥用权力的担忧。

  这种事一旦生。就会招到社会各阶层的疑虑,继而出现对政府的不满和抗拒,以至于出现内部争斗乃至流血冲突。说句不中听的话,政府已经掉进了这样的政治深渊。用积重难返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这些也就他敢当面说,不过在吴廷瑈看来说是好事,就怕憋在心里什么都不说。

  “有这么严重?”

  “比想象中更严重。”

  李为民深吸了一口气,接着道:“看看你们身边吧,全是阿谀奉承之辈。幕僚尽是报喜不报忧。琰先生听到的全是夸说政府的好话,不知不觉脱离了人民。您呢,又给外界留下神秘的印象,民众只知道您握有国家公安大权,掌握特种部队和庞大的全国青年组织,是幕后掌握实权的人,却不知道您为国家做过什么。

  这么多年,你们从来不成曾设法去消除与西方媒体之间的隔阂,从来不愿意改变态度或重视民间对政府的观察,从来不与唱反调的社会群体接触。总是我行我素。对西方舆论的批评又特别敏感,不重视通过各种渠道去解释政府的措施,不主动改善政府形象。”

  尽管从不认为自己有错,为修复相互之间关系,吴廷瑈依然点点头,示意他畅所欲言,一吐为快。

  没有他们兄弟曾经的支持,就没有“工投系”的今天。

  人是感情动物,李为民真不想他们一家走上绝路,接着道:“由于政府的傲慢和不自觉。连**高层和一些内阁幕僚对琰先生都采取‘敬而远之、畏而不服’的态度。如果再不妥协,再不进行改革,再不组建联合政府,后果将不堪设想。”

  陈丽春早被权力冲昏了头脑。根本听不进这些,反而急切地问:“为民,你是不是收到了什么风声?”

  “内部的事我不知道,只知道效忠不是挂在嘴边上的。至于外交上倒是收到一点风声,华盛顿认为诺汀大使、哈金斯将军和中情局李察逊提交的时局报告,远远不及缺乏越南工作经验的年轻记者写的报导有分量。甚至认为西贡代表的报告有误导华府和过于偏向琰总统之嫌。如果不出意外,诺汀大使的任期即将结束。”

  他妹妹是白宫的常客,消息的真实性几乎毋庸置疑。

  换驻越大使就意味着美国的对越政策会生变化,吴廷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禁问道:“知不知道由谁接任?”

  “的政治深渊。用积重难返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