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南圻王”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很多人会说法语、英语,在欧洲和美洲有许多朋友。而法国和美国又基于历史渊源及政治因素,对越南公司和越南商人比较照顾。交流没障碍,签证很好办,沟通很容易,贸易政策又那么宽松,做进出口生意要比台湾同行容易一些。”

  不得不承认,被殖民统治过的地区,经济展确实比其它地方好。比如曾经的大上海,又比如现在的香港和澳门。

  胡琏微微点了下头,又问道:“陈将军,工业村展得这么好,相比税收肯定少不了,为什么政府依然没钱,依然需要那么多援助?”

  “这个问题孙秘书比较有言权。”

  孙宁裕接过话茬,耐心地解释道:“胡将军,正如您刚才所说,我们的投资环境确实不尽人意。为展工业、促进经济、带动就业,我们不得不推行低税制。对工业村内企业虽然施行累进税率,但最高税率不过2o%,盈利5o万美元以下的企业,仅征收7%的企业所得税。并且在这一基础上,企业还能享受到三年免税、五年减半和出口退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各工业村和富国岛特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全是我公司投资的,除了划拨一部分土地。政府没投入哪怕一分钱。所以在我公司成立之初,与政府达成过一份以税收返还前期投资的协议。

  本来征收到的税金就不多,再提留出一半偿付历年售的工投债券,再留出一部分作为后续展资金。最终能够上交财政部的就没多少了。”

  听上去无懈可击,事实上是另一码事。

  隶属于各工业村管委会的税务部门,的确没征收到多少税。工投公司收支情况有账可查,每年审计,每年公示。每年都是赤字,大小股东迄今为止没分过红。

  不过除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之外,工业村管委会却向各企业征收治安联防费、国防预备役建设费、医疗卫生展费、教育展基金等五花八门的费用。如果真施行那么低的税率,工业村保安队和第四战术区军费从哪儿来?

  胡琏不明所以,没再继续问题。

  事先打过电话,酒店经理直接把众人请到三楼会议室,喝了一会茶,等了大约十几分钟,正主儿终于到了。

  “李为民,胡大使。认识您很荣幸。”

  “南圻王”比想象中更年轻,一头短,干净利落,看上去很精神,胡琏这个“金门王”是带着蒋总统的嘱托来的,立马起身道:“李先生年少有为,久仰久仰。”

  “一介商人,什么年少有为,让胡大使见笑了。”

  一手掌握南越经济命脉,一手掌握着战斗力强悍的第五步兵师和刚组建的第四军。如果把工业村保安队、工业村预备役和各安置村民兵自卫队算上,他能调动的武装力量过一个兵团。

  胡琏一边打量着李为民,一边紧握着他手道:“李先生过谦了,如果国民政府有几位李先生这样的商人。反攻大6,还都南京,指日可待。”

  他身份太敏感,李为民不想绕圈子,对反攻更不感兴趣,直言不讳地问:“大使先生日理万机。不知道专程来芹苴所为何事?”

  “实不相瞒,胡某此行是受蒋总统和吴廷琰总统委托,前来同李先生探讨局势,共商铲除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抵御北越大计。”

  居然是帮吴廷琰来当说客,李为民倍感意外。

  胡琏同样感觉这件事很荒唐,不无尴尬地说:“李先生,在反g这一问题上,国民政府与西贡的立场是一致的。蒋总统真诚地希望生活在越南的华人同胞,能够以大局为重。如果可以的话,在一些问题上尽可能作出一些让步。”

  国民政府的立场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细想起来也很正常。

  因为对老蒋而言,反g是大局,海外华人只是一个棋子,华人众多的国家和地区只是一个战场。BJ对待海外华人的态度也差不多,意识形态比什么都重要,如果真考虑什么血浓于水,根本不会打内战,更不会死那么多人。

  至于吴廷琰为什么通过国民政府施压,同样不难理解。

  他曾以为能够掌控越南华人,所以执政之初想方设法切断台湾与堤岸华侨的联系,坚决支持李为民推动华侨入籍。

  然而,事与愿违。

  越南华人在李为民的带领下越做越大,以至于展到失控的程度。“工投系”有钱、有人、有枪、有美国政府支持,通过武力根本无法解决,只能剑走偏锋。

  李为民能够想象到,吴廷琰肯定与蒋总统在反g问题上达成了什么秘密协议,蒋总统投桃报李,利用国民政府的影响力施压。

  只是时过境迁,现在的越南不是八年前的越南,国民政府对越南华人几李为民,胡大使。认识您很荣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