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最好的办法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钱新霖端起杯子,慢条斯理地说:“面对此危局,最好的办法是装聋作哑,等尘埃落定再作进一步打算。吴廷琰要是能熬过这一关,一切照旧;阮政诗他们要是赢了,立即总动员,摆开架势显示实力。

  同时寻求美国方面支持,把他们逼到谈判桌上,维持各工业村和下六省现状,至于将来的事将来再说。总之,对我们而言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平东工业村保安队副队长谢榕欲言又止地问:“钱先生,既然最好的办法是装糊涂,李先生为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把陈世国、武安东和阮志仁他们拉进来?”

  “是啊,为什么?”

  见老师朝自己看来,何天明耐心地解释道:“外部和内部形势这么严峻,不管我们想达到什么目的,都要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国先生、东副经理和仁主管的态度非常重要,到现在没消息就是好消息,说明他们在犹豫。”

  工投公司越南籍高层正在犹豫支不支持吴廷琰,这对越华文艺研究会确实是一个好消息。

  众人反应过来,钱新霖接过话茬继续道:“各位,形势是很严峻,但没严峻到不可收拾的程度。换句话说,吴家兄弟虽然不得人心,但气数未尽。真正反对他的人就那帮没什么影响力的老面孔,中间派占大多数。如果不出意外,阮政诗他们成不了事。”

  伞兵旅要政变主要是不满吴廷琰的治国作风,反对他弟弟不与参谋部商议就直接决定军中人事任命和部队调动。

  听起来冠冕堂皇,其实是为了利益。

  **成立时间不长,他们只用了几年就走到正常情况下需要十几二十年才能走到的高位,二十多岁的旅长,三十多岁是师长,军衔才少校、中校,一个个野心勃勃想当将军,想在肩膀上扛颗将星。

  普通市民班照上,日子照过,生活比之前好许多,没危害到他们的切身利益,谁会傻呵呵跳出来造反?

  至于农民,吴廷琰对他们没那么好,但一样没那么坏。面朝黄土背朝天,政治对他们来说太愿意,根本不会跳出来反对。

  越盟解放区内的农民是特例。

  渗透过来的北越干部和人民军血腥报复,乡村自治机构被解散,乡村干部和地主被清算,在枪口下他们只能听越盟的。政府当然不能眼睁睁看着越盟占领农村,立即反攻倒算,组织**和警察解散越盟组建的农会,血腥镇压那些不得不支持越盟的农民。

  他们你来我往,你杀一批我杀一批,倒霉的全是农民。

  结果一些不愿意坐以待毙的人逃往城市,一些不愿意逃亡的留在农村。随着越盟的游击战越打越顺手,**士气越来越低落,渐渐失去对那些地区的控制力,最终变成现在的“解放区”。

  而临近解放区的农村,由于夹在中间生怕被两边清算,变成了“白皮红心”,既给政府交税,也给越盟交税交粮。

  韩烁似乎听出什么,侧身问:“钱先生,李先生是不是有安排?”

  钱新霖抬起胳膊看了看时间,轻描淡写地说:“阮政诗他们成不了事,这次我们有限度的支持吴廷琰。再过二十分钟通报,内容模棱两可,让他们不至于被打个措手不及。”

  “然后呢?”

  “然后静观其变。”

  “吴廷琰要是命令我们支援怎么办?”

  “别人不把工业村保安队当回事,他对工业村保安队一样没什么信心,毕竟平东这边人数太少,预备役人员又缺少训练和武器装备,就算动员起来也没什么大用,他会优先考虑调动周边**平叛。”

  ……

  与此同时,富国岛指挥部终于结束了近两个小时的讨论,团结思想,达颗将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