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教育的重要性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他的带动下,工投公司副董事长陈世国、总经理刘家昌、副总经理武安东、富国岛特区管委会主席秦楠建、东亚银行副总裁刘家辉、吴记重工总裁吴静晨以及掌管李氏企业的顾采莲等人。纷纷兼任各大学教授,抽时间给商学院学生和有志于创业的商人授课。

  最后一课讲完,已是下午4点。

  后天要随吴廷琰出访美国,必须提前一天去西贡。刚从美国回来,在富国岛呆了半个多月的安德森教授也要去,正好一道去机场。

  “我亲爱的朋友。你无需这么拼命。”

  记忆中他就结婚时休了几天假,在安德森眼中他就是个工作狂。

  李为民摇下车窗,看着路边几个跟越南姑娘调-情的外国人问:“教授,知道工投公司和各工业村内企业去年服务性外汇支出多少吗?”

  美国对越援助看上去很多,但大多通过“商品进口计划”、“3o8公法”和军援等形式,真正流入越南货币市场的美元很少。

  进口机械设备需要外汇,引进技术需要外汇,采购原材料需要外汇,支付外国教授、工程师和管理技术人员的薪水同样需要外汇。

  前几项可通过“商品进口计划”解决,外国教授、工程师和管理技术人员的服务性支出必须自己想办法。

  安德森教授反应过来,托着下巴问:“现在有多少外国职员?”

  “178oo多人,并且在不断增加中,光服务性支出去年就过6ooo万美元!如果有足够的专家教授、工程技术和企业管理人员,这笔外汇就能省下来。但我们没有,教育和科研水平极为落后,自然科学那么多专业连个学科带头人都找不到。”

  “真遗憾。”

  “辛辛苦苦赚到的外汇,全给外国人支付薪水了,确实遗憾。”

  “别这么说,他们来这么远的地方工作,付出了很多很多,理应得到回报。更重要的是,他们帮这个国家奇迹般展起一些基础工业,帮助培训了数以万计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帮着展高等教育。十年,我相信只要坚持十年,这个国家就会生翻天覆地变化。”

  钢铁公司试运行,日本人操作没问题,培训近三年的本地工人在日本人指导下操作基本上也没问题,日本人不指导就完蛋了,差点生事故搞出人命。

  化学工程公司和电力设备公司同样如此,基础太差、底子太薄,随着几个大项目相继投产,李为民越来越感觉人才有多么匮乏。

  他深吸了一口气,斩钉截铁地说:“教育跟不上,工业就展不起来。从今往后,我会把主要精力放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

  “我看出来了。”

  “是吗?”

  “这段时间你就没干别的事。”

  安德森教授笑了笑,若无其事地说:“西贡来了一个特别客人,台湾国防会议副秘书长密访。我刚收到消息,他们似乎不想让合众国方面知道。”

  李为民遗憾地问:“国防会议副秘书长?”

  “蒋经国,中华民国总统的大儿子。”

  “教授,你消息太灵通了。”

  “我是亚洲问题专家,我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我对副秘书长先生不感兴趣,只想知道琰总统这次访美能不能在一些问题上与华府达成共识。”

  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安德森教授苦笑道:“我认为很难,事实上我们都清楚,问题的癌结是经济因素。许多议员致函国务院,抱怨合众国向东南亚提供援助时大手大脚,以至于当地军队耗费高得出奇。

  6军部预算局长威廉-劳顿的‘部际成本考察组’就是为此而来的,劳顿小组在报告中建议削减原先估 “别这么说,他们来这么远的地方工作,付出了很多很多,理应得到回报。更重要的是,他们帮这个国家奇迹般展起一些基础工业,帮助培训了数以万计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帮着展高等教育。十年,我相信只要坚持十年,这个国家就会生翻天覆地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