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扬镳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宁儿的亲戚不多。父亲这边最近的是大伯,可是他要把自己嫁去阆州,宁儿是不会回去的了;而母亲那边兄妹数人,二舅父从前最疼爱她。宁儿以前知道二舅父在商州为官,逃婚的时候就打算去投奔他。

  “稹郎,你还会回去做山贼么?”宁儿望着后退的莽莽山野,忽然问道。

  “不会。”邵稹道。

  宁儿没想到他那么爽快就说了出来,愣了一下:“为何?你怕还有人要杀你?”

  邵稹不答,却指指天空下的山野,“你觉得这山大么?”

  “大。”宁儿点头。

  邵稹道:“我也觉得大,这里最盛之时,聚集过上万人,打家劫舍,连州兵都怕。”

  “这么厉害?”宁儿睁大眼睛,“后来呢?”

  “那时的山贼大多是灾荒的流民,落草为寇乃是不得已。且此地不算富庶,光靠打劫也养不起许多人,几十个山寨,争利打杀,又兼官府围剿,最后只剩下一个百来人的山寨。”

  宁儿想了想:“然后你去当了田七?”

  邵稹无视她的岔话,继续道,“如今天下安定,各地剿匪愈加得力,做山贼终不得长久。”说着,他自嘲地笑笑,“偏巧,几个匪首还各怀心思。”

  宁儿看着他,若有所思。

  阳光下,他迎着山风,眼睛微微眯起,眉锋和眼角构起好看的轮廓。

  “稹郎,”过了会,宁儿说,“你其实早就想走了吧?如果不曾遇到我,你也会下山,对么?”

  “嗯?”邵稹意外地看她一眼,片刻,笑笑,叱一声挥动竹鞭,赶着马车绕开一块大石,走上另一条更加宽阔的道路。

  邵稹说得不错,半个时辰以后,马车走到了平地。再前行十余里,太阳晒到中天之时,马车走进了一处县邑。

  恰逢圩日,散集回家的商贩和民人在城门进进出出。

  邵稹将马车在城门边上停住,跳下来,敲敲车板:“出来吧,到了。”

  片刻,宁儿撩起车帏探出头来。她双颊红扑扑的,茫然地望着四周,揉揉惺忪的眼睛。

  “睡过去了?”邵稹将马车的缰绳系在树上,伸手到车厢里把他的包袱拿出来。

  “这是何处?”宁儿问他。

  “芦县。”邵稹一边回答一边掂了掂包袱,觉得没少斤两,对宁儿说,“我走了。”

  “走?”宁儿懵然。

  “你忘了我们山上说的?”邵稹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你要我还债,带你下山,如今我践诺了。”

  “不对!”宁儿摇头道:“下山是下山,还债是还债,要用钱来还。”

  “哦?”邵稹狡黠地一笑:“我可没答应用钱来还。哦,是了,”他好像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一张黄纸,在宁儿面前扬了扬,“既然还了债,这契书归我了。”

  宁儿目瞪口呆,忙下意识地打开自己的包袱。果然,被她塞在最底下的契书不翼而飞。

  “你什么时候……你还我!”她急得脸红,伸手去夺。不料,邵稹轻轻一让,她扑了个空。

  “哞!”这时,马车的缰绳不知道什么时候松了,拉车的马拖着车走起来。后,马车走到了平地。再前行十余里,太阳晒到中天之时,马车走进了一处县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