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殖民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金银只是货币,货币的本身并不是财富。八一中文w网w说w.1w.com”

  “只有衣食等物品才应当称为财富,一切财富源于土地的耕种。耕种者繁荣昌盛是一切其它等级财富的必要基础。”

  神圣大汉的中枢重臣们已经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论调,这种论调也有些矫枉过正,但也还是一定的根据的。老话说的好,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农业是基础,但也不能忽视了工商业的重要作用。

  当然,现在欧洲各国盛行重商主义,一心想着怎么扩大贸易顺差,怎么把金银囤积起来而不流出。但在大汉,完全不用考虑这些问题,就算朝廷不出手搞关税壁垒,以大汉的地大物博,商品种类丰富也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对于大汉来说,其实洋夷手里没什么是大汉没有的。

  在明代时,这些西夷还能用白银、铜,用香料、玻璃、自鸣钟、千里镜等些玩意换取东方帝国的黄金、生丝、瓷器、茶叶、丝绸、蔗糖等物。那时明对银铜香料等需要很大,对自鸣钟千里镜玻璃制品等也有不少需求,但欧洲商人与明的交易,依然是逆差,他们靠转口贸易,拿明朝买来的生丝、蔗糖、瓷器、茶叶等到日本、印度、波斯等地做区域转口贸易。

  中明以后,不过百余年的海贸,大明的对外贸易就流入了不下三亿两白银。西班牙在美洲现的那些银山,挖出来的银子,要么直接运到了东方,要么在欧洲各国手里转了一圈,最后又都流到了东方。

  而现在,大汉帝国的对外贸易中,西夷们更没有什么能拿的手的东西了。

  威尼斯人手里的玻璃制品?大汉已经有了丝毫不弱于威尼斯人的玻璃产业,自产的玻璃制品不必万里迢迢运来,成本更便宜价格更低,外来玻璃制品已经没有半点优势了。

  自鸣钟?

  大汉也有了。皇家钟表厂,早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完善的钟表产业链,大汉生产的钟表后来居上,样式多。八一W八W小W小.一1ZW.CO成本低,价格便宜,座钟、怀表外甚至还有了手镯表。

  千里镜这样曾经暴利的商品,大汉也早实现自产了,甚至和钟表、玻璃一样。开始以更低廉的价格,取得了反的优势,反过来向对输出了。

  至于欧洲各国曾经最抢手的香料,因为欧洲数国在东印度香料群岛的无序竞争,香料垄断早已被打破,尤其是到了如今十七世纪中期,香料的产量已经失控,如今香料从葡萄牙、荷兰、英国、西班牙等国手里大量流出,据说欧洲现在香料的储量已经够用整个欧洲用上十年。

  香料价格在欧洲一跌再跌,早就不再是暴利商品。一些香料商人哪怕动用了烧掉部份库存。甚至香料群岛的殖民者大肆砍伐掉许多香料树的举措,也一样无法再让香料价格回升。

  而现在大汉同样已经直接插手了南洋的商贸,可以直接从亚齐等南洋土著苏丹国手里交换香料,甚至新加坡也早已经种植了许多香料。

  香料这项曾经明朝商人大量进口的商口,现在大汉自己就能种植生产,又能通过与南洋土著们的交易中廉价获得,干嘛还要向荷兰西班牙葡萄牙人英国人等高价购买?

  曾经一磅香料一磅黄金的暴利香料贸易,如今跟****一样的毫无竞争力。

  如果说唯一还能跟大汉交易的物品,也就剩下白银了。

  可惜西班牙人美洲白银开采量在不断的下降,运往东方的白银越来越少。而铜料欧洲同样很需要。过去他们还能跟日本人交易,从日本人手里套得白银和铜,然后跟大明交易。但现在整个日本都是在大汉的领土了,这些欧洲殖民者还拿什么跟大汉交易?

  尤其是当大汉现在拥有大量的远洋商船。拥有多家大型的远洋船行,可以直接下南洋,西渡印度甚至到波斯、非洲、欧洲等地去贸易。

  大汉根本不需要南洋的那些殖民者充当中介了,也根本不让他们有机会再从中间盘剥一道。八一中文W八W中W八.网文1一Z文W.CO大汉直接把出口的商品运到南洋、印度、波斯,乃至非洲、欧洲去换取真金白银以及各种原材料,比如非洲的象牙、黄金、白银、铜料。以及硝石、硫磺,中南的大米,印度的棉花,大汉自己就能种植生产,又能通过与南洋土著们的交易中廉价获得,干嘛还要向荷兰西班牙葡萄牙人英国人等高价购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