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召辽东郡王入京辅政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崇祯十四年八月,崇祯皇帝崩于乾清殿。八一中文?■?■网.ww.?

  遗诏立太子为帝,遗诏中另有二事。一,以平辽之功封义子朱慈烨辽东郡王。二,以太子年幼,立辅周延儒、次辅吴甡、左都御史刘宗周、直隶总督朱慈烨为顾命大臣,辅佐理政。

  当天,辅周延儒在乾清殿灵前向百官宣读先帝遗诏,奉太子继位,尊周皇后为皇太后,袁田二贵妃为太妃。

  王承恩带着太监宫人已经为崇祯沐浴容颜、括,更换寿衣,在尸前陈设祭奠物,此为寿终正寝,这一仪式也称为小殓。

  确认过遗诏后,便将大行皇帝装入棺内。

  宦官宫人开始在棺前设几筳,以供摆设酒馔等祭奠物,并设安神帛,立铭旌,上书大行皇帝梓宫。为三天后的大殓做准备,到时嗣皇帝和大行皇帝的妃嫔宫眷都要身着素服前来祭奠。在京的文武官员以及三品以上命妇,要连续三天早晚两次,身着丧衣由西华门入宫到思善门外哭临。

  京师内外的大小寺观都已经接令,开始鸣钟。按制,各寺观的钟必须敲击三万下,代死的皇帝“造福冥中”。京城内禁屠宰十三日。分封在外地的亲王、郡王、王妃、郡王妃、郡主及文武官均于本地面向宫阙哭临致丧。

  内阁大学士和六部九卿等重臣,都留在宫中主持大丧。东厂提督王之心和锦衣卫指挥使奉命统领厂卫守卫宫禁。

  刘侨瞅了个空子,在灵前跪守的太子耳边进言。

  “当立即派使臣往天津宣读大行皇帝遗诏,令郡王即刻入京。”

  崇祯死后,新皇未登基之前,按制称为大行皇帝。而新皇未登基之前,则称为嗣皇帝。按大明制,嗣皇帝要等到大行皇帝大殓之后,才可以在群臣的劝进之下择日登基。就算最快,也须在大行皇帝升天三天后才行。

  等大行皇帝大殓过后,嗣皇帝择吉日登基。然后是颁即位诏书,大赦天下。接着就要为已故皇帝上尊谥庙号了。

  不过现在,刘侨还不敢放心,虽然遗诏已经得到确立。?八一▲?■.ww.■刘侨已经封郡王,列四顾命大臣之一。但刘钧一天没入京,事情就还不能稳固。

  “可皇兄遇刺,此时伤势不明。”嗣皇帝朱慈烺毕竟才十二岁,很多事情都完全没有经验。他除了跪在父皇灵前。根本不知道要做什么。

  “臣今日刚得到锦衣卫奏报,辽东郡王已经醒过来了,伤势虽重,但已无性命之忧。天津距京师只有二百余里,乘船从运河入京,并无颠簸,当此之时,正需要郡王入京啊。”刘侨道。

  朱慈烺想了想,点头,“皇兄是父皇为我安排的顾命大臣。应当早日召他入京辅政。刘卿,你立即派人去天津召皇兄入京。”

  “遵命。”刘侨心里按捺着激动回道。

  事情正按计划好的方向前进。

  刘侨没有去通知周延儒、吴甡和刘宗周,他亲自找了锦衣卫的心腹属下,让他立即带人往天津传旨。

  周延儒等三个顾命大臣正与其它内阁辅臣和六部九卿等重臣在商议皇陵的事情,崇祯继位虽有十四年了,但到现在都还没有营建过山陵。

  好在帝王葬期,有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的旧制。因此没有现成的皇陵也没太大关系,只要马上开始营建,七个月时间还是可以建好皇陵下葬的。

  对于周延儒等大臣来说。大行皇帝的丧葬是件最重要的事情,在大礼仪,隆重万分,丝毫不得出错的。

  他们为了让谁来担任山陵使等等细节。开始争论起来。

  主持丧葬的官员,营建山陵的官员人选,还有营建山陵的费用,等等都是问题。而且其中最重要的居然是银子问题,大家都很清楚,朝廷现在不论是国库还是内帑都没有银子了。

  “丧葬费用、营造山陵费用。还有照例的赏赐遗物等,各项费用相加,起码得两百万块银元。八一?中★★?文网.?”户部尚书李邦华道。

  “国库还有多少银子?”周延儒问。

  “国库银钱全加起来,亦不过二十万块银臣和六部九卿等重臣在商议皇陵的事情,崇祯继位虽有十四年了,但到现在都还没有营建过山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