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不堕九头鸟之威名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回、革五贼善收买当地人为间谍,星卜市贩之流多为所用。官兵多则窜伏,少则迎敌。搜山清野则突出郊关,及列阵平原又负险深箐。贼为主,兵反为客,是以多败。”

  安庐二府的边界,九头鸟已经通过水路将大批粮草运送过来,在司空山建起了营寨,囤积粮草。刘钧又在相距不远的西面白沙镇上驻军,设立了剿匪行辕。一队队兵马进驻,边界上到处弥漫着一股大战将起的气息。

  朱大典重返淮西,对于当初让他贬官的回革五营也是恨之入骨,毫无保留的向刘钧指出这几年贼匪一直无法剿灭的根本原因。

  回革五营就是跟官军打游击,他也不攻城也不占地,就盘踞在那大山区里面。又大肆收买当地百姓为他们传递消息收集情报,贩夫走卒都给他们通风报信。官兵每次一出动,这些人立即就能收到消息。若是官兵数量少,他们就会来伏击迎敌。若是数量大,就直接逃窜山间。

  若是官军进山搜山清野,他们便会突围跑到外面去,等官军追出去,他们又绕回山区里去了,总之,官兵不是没有围剿过他们,实在是这些人根本不跟官军对决。

  “放心吧,区区流匪,也就这点伎量。”

  刘钧并不觉得流匪的计策有多高明,不过是以往的官军缺少应对策略罢了。而刘钧有的是办法对付他们,先就是要封锁流匪,把流匪封锁在英霍山区里面,然后对外围地区进行清乡。

  过去这些地带的村庄百姓,流匪渗透严重,既有流匪收买的百姓为他们收集情报通风报信,也有许多流匪化妆成普通百姓藏在这一带。

  现在刘钧下令清匪,派兵一个个乡镇村庄集市清查过去,核对每个村子的人口身份,给身份牌。编立保甲,让他们互相担保监督。同时派出兵马在各条大路上设立堡寨岗哨,巡逻兵马。

  对于身份不明的人,外地人。还有被举报通匪的本地人,都要抓起来,先送往后方隔离甄别。所有靠近匪区的百姓,出行必须得携带身份牌,若是离乡。得开具路引。

  通过这种手段,把流匪的耳目都给打掉,让流匪变成瞎子,聋子。

  刘钧并不急着进入大山里面,但大山里的流匪却急了。

  革左五营的领再一会会聚。

  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改世王刘希尧、乱世王蔺养成坐在简陋的山寨子里,满面愁容。

  早在张献忠被擒、罗汝才兵败的消息传过来后,他们就预料到早晚会有这一天了。可这一天还是来的太快了,更让他们感到绝望的是这次官军来的太多了。

  而且还正是由在四川歼灭黄虎和曹操的梅之焕李长庚刘钧为主,楚皖两军多达八万之众。若是再加上西面的那几万人,那围剿的兵马更是多达十几万人。

  而且这次官军可谓是四面会剿。铁壁合围。

  梅之焕、李长庚在北面,史可法、牟文绶在东面,李树初、陈永福在西面,朱大典、刘钧在南面。

  他们现在已经是最后一股保持着万人以上规模的义军了,可他们根本没有信心打赢这一仗。

  “刘继业在英山开始清剿外围,挨村挨庄的清剿,审查身份,登记户口,设立岗哨堡垒,每天都在往前推进。要不了多久。就要清到山里来了。”左金王贺锦叹道,他的兵马正是屯驻在英山一带,刘钧入山,他当其冲。

  “我们安排在外围的那些耳目全被打掉了。现在我们对外面的情况两眼一摸黑,根本就不知道了。这个刘钧,来势不善,跟以往的官兵不一样。”

  革里眼贺一龙捏着下巴,捋着胡子,“他娘的。这样下去咱们就得被困死在这山里了。要我说,官军既然四面来围,那咱们就跟他来个各个击破。咱们集合精锐,想办法埋伏他们一下,干他一票。”

  马守应点了点头,“那个刘钧当初就曾经把我们弄的很狼狈,是个狠角色。咱们这次先避开他,挑个软柿子先捏捏。”

  “要不咱们向西打,向光州打过去,先跳出这个包围圈再说。河南总兵陈永福,是个没什么本事的。”改世王道。

  “不妥,陈永福虽没什么本事,可我们若进入河南,到时山东山西的兵马也要扑过来。我看,我们往东打,那是史可法和牟文绶的兵,都是些老对手了。咱们和他们知根知底,打出去后,咱们想办法看能不能过江,若是过了江,那江南之地,大有可为。”老回回提出主意。

  “这个主意好。”

  “咱们就往东打。”

  桐城与霍山县之间的庐镇关,卢九德突然收到革左五贼的请降信。

  “快,马上去请史台和牟总镇过来。”

  史可法和牟文绶听卢九德急请的官兵不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