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抢粮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黄道周这个巡按拥有对刘钧这个总兵的弹劾之权,还有监军记功的职责。黄道周不仅可以弹劾刘钧,甚至在授权之下,还能直接审理刘钧这个总兵,此外总兵师行则监军纪功。总而言之,黄道周这个巡按掌握着刘钧这个总兵的功罪赏罚、监督弹劾大权。

  因此从某些方面来说,黄道周和杨廷麟一样的是监军,而且还相当于上司。黄道周不但监管刘钧这个总兵,甚至整个郧阳镇,十府十五州一百零五县上到巡抚下到知府知县都在巡按的监督之下。

  刘钧升任一镇总兵之后,却现自己头上的婆婆多了许多。不但郧阳巡抚是他的上司,而且还有四川、陕西、河南、湖广四个巡抚一样能管到刘钧,此外上面还有两个五省总督一样也上直管上司,又还有一位八省督师。

  除了这些督师、总督、巡抚外,还有诸巡按、总监宦官,分守中官、监军御史等,全都是能管着刘钧的。

  别的总兵上面只有一套管家婆婆,而刘钧的这个郧阳镇因为属于特殊设置,因此除了本镇的那些巡抚、巡按、监军道、分守监军太监外。另外四个省的也都能管到他。

  不过对刘钧管辖权最大的还是本镇的这些巡抚巡按御史们,先来一个监军道杨廷麟,如今又来一个巡按黄道周,好在这两人都素有忠直之名。属于那种魏征式的耿直之人,刘钧跟他们相处下来,现两人都还不错。

  黄道周是个正派之人,他没有在郧阳等着刘钧去拜见,而是出京后直接赶来了江上见刘钧。虽然在如今各地。巡按对于总兵是高高在上,但黄道周对于这个只有自己一半年纪都不到的年青总兵,却依然保持着足够的尊重。

  “还有一个多月就能收获了,当又是一个丰收。”

  刘钧点点头,心情很高兴,湖广熟天下足。湖广今年晚稻的丰收,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个直接的好消息。马上要招兵买马训练新军,粮食是其中重中之重。晚稻丰收,谷价就不会居高不下,正好可以低价购进大批粮草储备。

  “我打算拿一笔银子出来。马上跟湖广各地的粮农们签订一个订购契约,预付他们订金,然后提前订购他们的晚稻。”

  “提前收粮,直接从稻农手里预订粮食?”黄道周听到后大为惊讶,还是头一次听到这种购粮法。一般军中粮食,都是由官府调拔。就算要自己采买,那也是从各地粮仓购买,刘钧居然要直接从粮农手里买,还是预订。

  刘钧点着头,笑道。“这也是双赢的作法,我们从粮农手里买粮,买到的是当年最新的粮食,不用担心陈粮霉粮。掺沙掺土等情况。而且我们现在就跟粮农议定价格,签下契约,也有保证到时不受粮价波动影响。”

  “而对于粮农们来说,他们能马上就先得到一笔现银。要知道,现在百姓负担重,好多粮农也是经常青黄不接。等着银子交各种税费的。此外,有时越是丰年,粮价却反而越贱,收获的时候,那些粮商就会故意打压粮价,逼的粮农们贱价出售。我们现在和粮农签一下合理的收购价,他们也能受益不少。”

  用部份现银做预订款,就能得到当季的新粮,还能得到想要的粮食数量,以及稳定的粮价,这何乐而不为呢?

  刘钧觉得这事情这样做是有利的,那他就去做,他不觉得这有什么。可这事情在黄道周和杨廷麟两人那里,却有种太过跳跃的感觉,刘钧的这种做法没有前例。

  但仔细这么一想,却有确实是不错的计划。

  “你打算购买多少粮食,又打算订个什么收购价?”黄道周没有急着反对,他耐心的问。

  “皇上让我们郧阳镇练五万新兵,五万兵马一年消耗的粮食不少,而且我们还得给将士们的家属也准好粮食,另外我打算多采购一些,给工坊、矿山的工人们准备。你们也知道,这次我接收了好几万的俘虏,让他们去采矿、工坊做工,建堡屯田,也需要不少粮食的。”

  吃不饱饭,何谈练兵,更不用说打仗了。尤其是在这个处处动乱的时候,吃饱饭才是第一要素,甚至粮食比银子更重要。就如关外辽东,他们的军饷就远高于内地,甚至基本上都达到二两月饷以上,但实际上,辽东的粮价却远高于内地,甚至有时山东买一石粮的银钱,只可以在辽东买四斗粮。

  在战乱时候,有银子也常买不到粮食,甚至粮价随着战乱有时常会大起大伏,有时相差十余倍都有。

  因此对于刘钧来说,要训练兵马,要建立一个稳固的后方,要安军心,那最重要的不是手中有银子,而是得有粮食储备。这个粮食储备不能指望朝廷,只能自己准备。

  “我打算采购一百万石粮食做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