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凯旋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大明最有钱的是那些海商盐商然后是地主士绅官员们,然后皇帝和朝廷还有百姓都是穷人。大明养了无数的特权阶级趴在大明的身上吸血,吸的圆滚滚的,却把大明吸的要死了。

  “多方筹措么?呵呵。”刘钧笑笑,其实他对于这个结果心里反而很高兴,真让皇帝和朝廷给银子,能挤出来多少还是个问题,更关键的是,拔下来点银子最后还得层层克扣,一样拿不到多少。

  给银子,还不如直接给政策。

  只有要了皇帝这句允许多方筹措粮饷的话,其实比拔银子更好用。这意味着,刘钧可以去设卡收费,也可以开捐收费,还能向商人士绅们筹饷,甚至还能自己做生意,开矿办坊等等。有了这句话,这些都能光明正大的做。

  如果没有这句特许旨意,你一个手握兵权的总兵,是不能去自己筹措粮饷的。朝廷对于兵权的控制,最管用的一个办法就是将领领兵,而朝廷控制粮饷。如果你将领自己能筹粮措饷,那朝廷还能放心?

  不过现在特殊时期,皇帝也不得不在这些方面放松一些了。如果将领们真的能自己想办法弄到粮饷不用朝廷负担,又不是直接纵兵抢掠的话,皇帝会很高兴看到的。

  刘钧没有直接带兵去郧阳,而是坐船直下黄州,先回麻城老家。

  梅之焕和李长庚也都同意了刘钧先回麻城一趟,给了九头鸟全军半个月假期。虽然皇帝限令他们在年底剿灭英霍山区的回左五营,但梅之焕和李长庚与刘钧都有相同的看法,打仗并不急于一时,先做好准备,然后再动雷霆一击。

  这次回乡即是休假休整。也是让诸将们去招募兵马。刘钧已经把手下十几个营的架子初步拉起来了,选定了各营的主将和主要军官,接下来刘钧准备按自己原先的办法。让各营的将校们自己去招募兵马,招募了兵马后再统一集训。最后再由诸营将校自己选兵,完成束伍成编。

  因为皇帝要他们乘势剿灭中原的贼匪,因此这次皇帝甚至没有让刘钧这些功臣们入京见驾,皇帝让他们安心在地方练兵剿匪,等平定贼匪之后再入京奏捷。

  “总镇。你知道吗,现在京师上下到处都在称赞你,甚至已经有人把你剿匪的事迹编为评书鼓词,四处说唱呢。还有人把你和宁远总兵吴三桂并称为大明军中双璧,称赞你们是朝廷军界的后起之秀,最优秀的一对年轻将领!”

  刘钧听到杨廷麟把自己跟吴三桂相提并论,撇了撇嘴。吴三桂,后世万人唾弃的大汉奸,满清走狗。

  不过在此时,吴三桂却是名声很好。他出身好,辽西将门之后,父亲吴襄做过辽东总兵,母亲更是辽西将门世家祖家人,舅父祖大寿是辽东前锋总兵,祖家将门世家,一门副将参将游击等一大把,在关外辽西,祖家和吴家在军中的地位无人可及。

  何况吴三桂此时正年轻,可在辽西军中却已经打过好几仗了。都表现极好,军中皆赞其智勇双全。他出身如此之好,又还先后拜在蓟辽总督洪承畴、辽东巡抚方一藻为老师,还认了总监高起潜做义父。可以说,不管是出身还是名声,吴三桂都是年青一辈中的佼佼者。

  倒是刘钧,突然间就这么窜起来,比吴三桂更加的传奇。现在,两个年青人同时加封为总兵官。因此,坊间便将两人并称军中双璧。这也是对刘钧的一种认可,一种承认。

  不过刘钧对这种认可还真不怎么喜欢,吴三桂,如今大明抗清最前沿的年青英雄,谁能知道,将来却成为引清军入关的汉奸呢?也许现在的吴三桂确实还是忠心于大明的,可刘钧心里总是难以抛开那些。

  “我入京的时候,听说建虏正在修筑通往锦州的道路,还有消息说,建虏已经准备在锦州北面的义州筑城屯田,哎。”杨廷麟叹气道,“建虏去岁入寇,抢掠了无数人口钱粮,实力更壮一步,看样子,他们是准备要反客为主,步步进逼,甚至有可能再围锦州。”

  刘钧对于历史上这些年具体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并不太清楚,他只知道历史上明朝还有不到五年就要灭亡了,而且好像在此前,明清似乎确实在关外打了一次大决战,导致了精锐尽失,使得在关外形势再无法挽救,而中原的流匪也因此乘机坐大,内忧外患,大明终于一下子崩溃,李自成率先攻入北京,然后满清又杀进关内,击败了李自成,窃据了中原。

  也许,建虏确实准备要围锦州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