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晋升参将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信出去不久,有皇帝的旨意自京中快马递来。

  皇帝加封杨嗣昌为太子太傅,这是从一品加官,相当荣耀了。可杨嗣昌却没怎么高兴,因为加衔并不只有他一个人,梅之焕也被加太子太保衔,还加了兵部尚书衔并左督御史衔。李长庚则加兵部左侍郎、右副都御史兼大理寺卿,同时还有个太子少师衔。

  另外左良玉得了个太子少保衔并挂兵部右侍郎衔,他为左良玉请求的平贼将军也封下来了,并授平贼将军印。而前不久才刚从练总钦点升为游击的刘钧,居然也升了官,被提升为参将,担任总理标下中军官一职,原来的署都指挥佥事也去掉了那个署字。

  弄了半天,皇帝来了一个和稀泥,人人有赏。杨嗣昌心中十分不满,对皇帝这种做法难以接受。

  “先让你们得意一时,待某拿住献贼时,看你们还笑的出来吗。”杨嗣昌喃喃道,仿佛已经看到梅之焕、李长庚、刘钧等在四川空等许久。结果张献忠却根本没往四川去,反而在鄂陕边界被他和左良玉等人击败擒住后的那种愤怒而又无可奈何的面孔。

  就在杨嗣昌一心以为张献忠等贼真的往陕西而去的时候,张献忠却已经踏入了四川的土地,并站在了川东第一座城池大昌的城头。

  张献忠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这座城池。杨嗣昌调派到此负责驻防的四川副将张奏凯的五千人马,败的相当难看。

  张奏凯虽奉命率本部进驻大昌城,可心里却和杨嗣昌一样认为贼匪不可能入川,因此所到了大昌城后,根本没有什么小心警戒。而且他的部下也不是五千。只有三千人而已。其中真正精锐的,只有他的五百家丁,其余的都是些一年多都没领过饷,连号衣军袍武器都已经典当的差不多了,几乎都成了赤手空拳。

  进驻大昌城后,张奏凯没有马上修筑工事,加强城防,而是派手下四处找城中商人和大户们讨饷。张献忠只不过用了流贼们最常用的一招,就把大昌城夺下来了。他派了一批手下精锐假装成商人和百姓等,潜入城中。

  大昌城的守兵对张献忠派出的这些人根本没怎么盘查。只要递上锭银子,守兵立即放行。等到天黑之时,张献忠率部摸到了毫无防备的大昌城下,然后城中潜伏的细作里打开了城门,引张献忠入城。

  张奏凯还在睡梦里,被手下家丁叫醒,等现八大王和曹操已经杀入城中后,张奏凯没有去组织兵马防守反击,他迅的换了身普通百姓的衣着,然后趁乱在家丁的护卫下逃出了大昌。

  号称统兵五千驻守大昌的四川副总兵张奏凯就这样败了。将大昌城失守。他的几千兵马留在城中,却也没做什么抵抗,几乎都在第一时间投降了。张奏凯的五百家丁,也几乎都投降了贼匪。只有十余人跟着张奏凯逃出了大昌。

  张献忠与罗汝才两部兵马轻松拿下大昌,俘虏了两千余官兵,并从城中的大户和商铺里,抄出了上万石的粮食以及不计其数的布匹,并在第一时间审讯那些富人,然后从各家银库和地窖里挖出了数万两银子。

  这座富裕的城池。让张献忠和罗汝才等流贼们大为惊喜,收获巨丰。

  “他娘的,官府衙门里的官仓全都空荡荡,老鼠屎都找不到一粒。可城里这些缙绅土豪们,却家家地底埋着银子。”张献忠的养子一堵墙张可旺兴奋的向义父禀报着。张可旺本姓孙,是张献忠的同乡,张造反时,他跟着追随,后来便被张献忠收为养子。因为打仗时勇猛而又狡诈,每遇敌,总能沉着应变,因此被部下呼为一堵墙。

  十一年张献忠被左良玉大败,那次张献忠被左良玉射中数箭,脸上都被砍了一刀,差点就丧命,就是张可旺拼命的救下张献忠。因此,如今他越得张献忠所器重,甚至还专门抓了秀才教张可旺读书识字,在张献忠的那一大群义子之中,张可旺与张定国等其它三个年青人,却是最爱信任器重的。

  张献忠听张可旺禀报的收获,也不由的兴奋,最后笑道,“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稀罕之事了,我们这些年这样的事情难道还见的少了。狗朝廷穷的要死,不停的横征暴敛,可依然没钱给官饷,给百姓救灾。但那些地方上的缙绅地主盐商海商们,哪个不是家财万贯。在江南,随便打下一个县城,稍有点头脸的当地缙绅家里,随便都能挖出几万十几万银子来,这大昌城现在才审出来几万两银子,这还不够一家之富呢。这里面肯定是有很多人不老实,给他们上点颜色瞧瞧,看看他们究竟是舍财还是舍命。”

  张献忠等人都是老贼了,一进大昌城就认定起码能从城中榨出个二三十万两银子。现在才审出几万两,他如何肯相信。

  “我再给你一天时间审问。”张献忠道。

  “太急了,多给我几天时间,我一定能把这些地主老财们藏在地下的银子全给挖出来。”

&根本没怎么盘查。只要递上锭银子,守兵立即放行。等到天黑之时,张献忠率部摸到了毫无防备的大昌城下,然后城中潜伏的细作里打开了城门,引张献忠入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