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弹劾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写好信交与家丁去送出后,杨嗣昌陷入沉思。先有左良玉这等跋扈武将,如今又有梅之焕这种自行其事的总理,他感觉心力交悴,十分头痛。想了半天,他觉得还是梅之焕的威胁更大,如果自己不能掌控局势,那场面才是最坏的。

  想来想去,要改变这种局势,似乎只剩下了一个方法,那就是用一场辉煌的胜利,来重重的打击梅之焕,让皇帝也让诸将们知道,他杨嗣昌才是对的。

  可要想得到胜利,光是预料到献贼会往陕西逃窜还不行,还必须得堵住并击败张献忠甚至擒斩此贼。

  要完成这样的目标,现在看来还必须得借助左良玉这样的悍将。虽然左良玉比较跋扈。可此人却也确实能打善战。

  杨嗣昌又拿起笔,再次提笔写信。这次他的信写给左良玉,在信中,他大大称赞了左良玉一番。然后又说房县之败并非他之责。最后又说他知道左良玉丢了总兵关防印信,因此他准备向皇帝为左良玉请封平贼将军,让朝廷援左良玉平贼将军印等等。

  “阁部好一招驱虎吞狼啊。”站在一边的幕僚看到杨嗣昌如此笼络左良玉,连声称赞道。“左良玉不过一武夫,得阁部如此赏识。他岂不为阁部拼死效力?要说熊文灿本也是个聪明人,可偏偏就想不到阁部此法。若是他早点拉拢左良玉,说不定献贼早已剿灭了呢。”

  “为了大局,也只得如此了,若不然,区区一武夫,本官何必如此姿态拉拢。”杨嗣昌冷笑着丢下笔。在他看来,让他放低姿态去拉拢左良玉,简直就是有辱斯文。

  八月初三,齐独眼早早的就醒了。

  其实昨天晚上他基本上就没怎么睡着。他是地道的黄土高坡人。以往见过最多的就是黄土地,一年中干旱的时候最多,漫天的灰尘早已习惯。后来成了贼匪,打出了关外,甚至到了中原江淮,见到了更宽阔平坦的平原,还有那遍布的江河。

  可他从来不会游泳,更没有坐着巨大的江船行驶在那大江之上。

  一上江船,他就感觉脚下没了根,整个人都不稳了。没片刻。他就和不少部下一样开始晕船,呕吐,天翻地覆。

  整整一天一夜,他就跟快死了一样。

  早上醒来。总算是感觉好受了一些。听江船上的水手们说,他们已经离行驶了五百里了。简直难以想象,一日夜,就已经驶出五百里外了。

  提着吊桶从江里打上来一桶江水,洗过脸后,感受清爽了不少。

  齐独眼所在的这条船不小。虽不是船队最大的船,可他麾下的一局五旗十队人马,总共一百个兄弟,另外还有四十匹骡子,加上五辆厢车,以及上万斤的粮草辎重却全都装在船上。

  江上风大,迎面吹着很凉爽,晕了一天后,他终于有些适应船在江上行驶的感受了。

  旁边的那边船是他们司百总所在船只,此时从上面传来了喇叭声。

  虽在船上,可齐独眼他们这些兵却依然没有放轻松,每天都要学习号令,也许他们的武艺战技还不怎么样,但每个兵都对旗鼓号令相当熟悉了。

  在九头鸟军中,吹喇叭是掌号,第一次是头号,这是要人收拾行李,准备饭食。早上吹第一声,也就是起床号。

  不用齐独眼却催促,本局的五旗队员就都纷纷出了船舱,来到了甲板之上。辎重营五旗有十队,但每旗就是一车,各有正奇两队,只有奇兵队有一个火兵。

  五个火兵背着自己的铜锅挑着木桶来到甲板上,开始做饭。虽在船上,可他们有携带的煤炒,做饭倒也方便。

  船上的船老大姓王,他笑着走了过来。

  “早上撒了几网,捞起不少鱼,都还新鲜着呢,给你们送几条过来,炖着吃。”

  鱼都很新鲜,也很肥,齐独眼笑着收下,也没客气。“多谢王哥。”

  聊了几句,王船头回去了,齐独眼把几条新鲜大鱼交给火兵们收拾,然后便带着其余的队员们开始进行早上操练。

  身在船上,无法再进行早晨的例行负重长跑,齐独眼便带着大家做俯卧撑,打拳。虽然他们是辎重营,可也一样要参加定期比试,成绩差的要罚,如果几次比试成绩都没提升,他这个百总可就有可能要降职。

  锻练了大约半个时辰左右,天已经大亮。这时隔壁传上再次传来喇叭声,这第二次掌号,就是吃饭,准备出操。

  这时五个火兵也把一百来人的早饭做好了,齐独眼这一局,除了五旗二十队一百个士兵外,他这个百总另外还有五个亲兵。这五个亲兵承担着如警卫、监督军纪、传令等任务。

  早餐是大白米饭,加上地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