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御旨钦封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虽然去年这次比之崇祯三年时贼人兵围北京城下那次形势要好些,可官兵的表现依然让他愤怒,等清兵饱掠而去后,崇祯一下子将三十六位巡抚总兵级的高级文武同日斩于菜市口。

  而建虏入寇造成的伤害还没有收拾好,这边本以为已经抚平的流匪又一次叛乱了。

  崇祯听到张献忠、曹操等人复叛的消息时,真是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十分后悔当初听信了熊文灿的招安计划。

  正是在这种极其坏的形势下,他看到了蕲黄大捷的捷报。

  击败两万余回左五营的进犯,有力阻止了回左五营想要西进与献贼和曹操等叛军会师湖广的计划,更斩两千余俘虏两千余,可以说这是两年来最好的一个消息,也是唯一一个能让人高兴的消息了。

  “麻城练总刘钧率五百团练,与流贼钻天豹激战两天两夜,全歼钻天豹一营三千余贼众,又增援黄安,击退贼匪小霸王一营数千贼匪,保全黄安。这个刘钧,居然如此勇猛,真是了得,朕心甚慰”

  他在乾清宫走来走去,不时顿脚惊叹,十分高兴。“这个刘钧,小小的练总,居然有如此本事,非常好。”

  对于这个刘钧,他一时不由的十分好奇,他想知道,刘钧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居然能取得如此战绩。

  在他的御案上,这几天已经接连呈上了多篇关于刘钧的奏折。其中既有总理熊文灿的,也有督师杨嗣昌的,除此外还有湖广巡抚方孔炤,湖广下江防道兵备道赵诚的奏折。另外还有已致仕的前吏部尚书李长庚、甘肃梅之焕、山西按察副使李李树初等官员的折子。

  这些折子里,基本上都是向皇帝赞赏刘钧这个年轻人。

  通过这些奏折,崇祯才知道刘钧这个刚立下大功的练总,居然才二十岁。先前只是一个武生而已。而他所组建的九头鸟团练,更是只有不到三月时间。

  崇祯走到案前,提笔写下刘钧二字,看着纸上的这个名字,崇祯很是感叹。国朝很久未有如刘钧这样有为的年轻人出现了。按梅之焕等人所说,刘钧简直就是又一个戚少保啊。

  当年戚少保十六岁就当了指挥佥事,而如今二十岁的刘钧被熊文灿破格提拔为指挥佥事,还真有几分想象。

  今天,崇祯如往常一样,天不明就起床,在一群宫女的服侍下梳洗好,穿戴好冠服,然后焚香拜天,叩拜过后。默默的祝祷一阵,然后回到乾清宫最西头的刻意里。因为心情好,他在接受皇后、太子、妃嫔和公主们的照例请安时,特别让他们多停留了一会,并把蕲黄大捷的捷报与他们一起分享。

  穿着一身暗龙黄缎龙袍,崇祯坐在御案前看着面前的那张宣纸,宣纸上写着几个名字。

  第一个赫然就是刘钧,第二个是熊文灿,第三个是杨嗣昌,然后后面还有左良玉、孔方炤、梅之焕、李长庚、李树初等十几个人名。

  一个宫女捧着托盘。上面放着一碗燕窝汤一把银匙,轻轻的走进暖阁。另一个宫女从托盘上取下燕窝和银匙,端到皇帝面前,随手把盖子揭开。

  崇祯拿起银匙。慢慢的喝起燕窝汤。

  喝完汤,他拿起熊文灿的奏折,这是熊文灿新设麻城守备一职,并委任刘钧为麻城守备的请旨书。熊文灿眼下还是总理,对于任命麻城守备这样的武职是有权宜之权的,不过这样的任命最终还是得上奏朝廷。然后由皇帝审阅批复。

  若是以往,一个四品武职的任命,是不必呈到他面前来的。做为一国之君,他每天日理万机,有诸大军国要事要处理。像这样的除授升迁的事情,只要经过吏部和内阁,就并不需要他多费心思,往往他只是扫一眼,然后批个可字就行了,若是对那人不满意,他直接拿朱笔划掉名字就好了。

  而现在崇祯看着这道折子,却偏偏看了许久。

  他拿起折子又看了一遍,并没有马上做出决定。

奏折,崇祯才知道刘钧这个刚立下大功的练总,居然才二十岁。先前只是一个武生而已。而他所组建的九头鸟团练,更是只有不到三月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