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授受不亲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梅清也用过鲁密铳,鲁密铳比鸟铳打的更准更远,但造价也更高。不过梅清仔细打量着手上的这支飞龙铳,却觉得与自己用过的还是有很多的不同之处。

  这把铳前有准星后有照门,铳长五尺,重约六斤,这些基本上与她用过的鲁密铳一样,但枪托却更弯更宽大。另外,火门盖似乎也有些不同。

  “这有些不同,有什么特别用处吗”梅清问。

  刘钧惊讶于梅清对火铳的熟悉,解释道,“这把铳底火盘顶部有可以前后滑动开合的盘盖,是特别设计用来防止点火药飞散且还具有保险功能,防止走火。当药池装上引火药后,可以关闭火门盖,然后扣压扳机时,转轮轴旋转,盘盖开启凸轮推动盘盖杠杆打开盘盖。”

  “如此一来,射前不用再用手打开火门盖了。”梅清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装置的特别之处。原来的火门盖每次射击前,得先打开装药,然后盖上再往铳管里装填弹药,准备好后射击时又要再手动打开,以便火绳落下点火。可打开盖子到射击前会有个时间差,虽然时间很短,可如果风大,那么引火药一样会有被风吹跑的可能,甚至有雨的时候,会被打湿引火药。

  可有了这个装置,实际上就等于省去了最后一道手动开火门盖的动作。扣动扳机,龙头夹着火绳落下,火门盖自动打开,火绳点火,射。既节省了一道动作,同时也把火门盖打开火药暴露的时间缩到最短,大大防止火药被风吹雨淋的可能,只要不是大雨,一些小雨甚至都不会再影响到火药点燃。

  战场之上,减少一道动作,有时就快了一分射击时间,这点时间甚至能多一枪,甚至是救一个战士的命。更别说,这个自开火门盖防风防雨了。要知道,当初北方士兵拒绝使用鸟铳,理由就是因为北方风大,火绳枪的引火药容易被吹,不如火门枪直接用引线来的安全可靠。

  “这个似乎跟合机铳上的阴阳双机一样的。”梅清也算是个火器行家,各种火器她都见过。

  刘钧已经有点见怪不怪了,点道道,“确实如此,其实还不止是借鉴了合机铳的阴阳双机,这上面还有轩辕铳的痕迹。”这些火器都是当初赵士祯有感于北方边军总嫌鸟铳的点火问题,而特别设计出来的应对之策。

  刘钧的席匠师是赵士祯的再传弟子,对于这些都学过,经过改进后,最终在飞龙铳上改进了自火门盖,利用阴阳双机,使得飞龙铳的性能大增。

  “这枪托好比原本的鲁密铳更宽,这又有什么说法吗”梅清问。

  “加宽枪托自然是有原因的。”刘钧有些得意的道,鲁密铳的枪托本来就比鸟铳的宽,其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好看之类的,而是宽枪托可以抵肩射击,原本的火铳是贴腮射击,射时用脸来减小后座力,增强稳定性和精确度。

  自后世来的刘钧,当然知道后世大多数步枪都靠抵肩贴腮来降低后坐力,特别是抵肩射击。而此时大多数的枪托太细,根本不适合抵肩射击。因此,刘钧毫不客气的把飞龙式的枪托改成了后世步枪的大枪托式样。

  如此一来,飞龙式的射击方式也从贴腮射击,改为了抵肩贴腮射击,大大提升了射击精度。

  “我可以试试吗”梅清听刘钧说了这么多改进后的优势,都不由的手痒了。

  “当然可以。”刘钧笑着点头,士兵们还在打扫战场,包扎伤员,暂时还有些时间。

  刘钧从身上取下弹药包递给梅清,梅清接过打开,看到的不是熟悉的火药管、铅子弹、引药罐,而是一排排的纸筒子,不由的疑惑。

  她也算是经常用火器了,对火铳射击流程相当熟悉,一般火铳的装填是很繁琐的。先得取一个提前定量预装好的竹药管,把里面定量的火药倒入铳管,然后再从铅子袋中取铅弹放入铳管,再塞一些碎布进去用通条捅实,用来固定住里面的火药和铅子,不会使得枪口下垂时弹丸掉出来。

  然后再从引药罐里量一些引火药倒入火药池,再关上火门盖,点燃火绳夹进龙头,整个装填过程才算完成,然后打开火药池、瞄准、射击。
<,火绳枪的引火药容易被吹,不如火门枪直接用引线来的安全可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