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大买卖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胡广见刘钧很是淡定,索性捅穿了道,“官盐生意的利润想必刘大人是知道的,蕲黄诸州县都是我们王爷的盐区,可现在有许多盐商和私盐贩子都把私盐运进来低价售卖,这是在我们饭碗里抢食,王爷们很不高兴。我现在慕名而来,就是想请刘大人和你的九头鸟能帮我打击私盐贩子。”

  “这倒不是不可心,能为王爷们做事我很高兴,不过我手下这几百弟兄,费用不小,不知道怎么个帮法?”

  “每月我们给刘大人五百两银子,你手下弟兄每人每月一两,如果抓到私盐贩子,每人换赏银五两,缴获私盐每引换银一两。”胡广开出了价码,照这个价码,一人月最少得付给刘钧和九头鸟一千一百两银子,若是有出动收获,还另有赏赐。

  他自以为这价码开的不错,可刘钧却不屑一顾。

  这价码根本就是在找打手,刘钧虽缺钱,却不缺这点钱。

  “我们最近很忙,想必胡管事也知道,最近东边不太平,我们这些练勇得备战防寇。”

  这是拒绝,但也不是直接拒绝,话没说死,关键是看胡广肯不肯提价了。

  胡广微微意外,没料到刘钧直接就拒绝了他的价码。微微思索了下,没有就此放弃。眼下私盐泛滥,再不收拾,他这位子也就保不住了。可几位王爷虽是幕后老板,但他们自己的人却没有收拾私盐贩的能力。

  那些贩私盐的,规模大的都是外地的盐商,个个都有武装护卫家丁,实力强劲。而一些规模稍小的,则全是些亡命之徒,手下才是亡命聚集,狡诈凶悍。胡广更无法依靠官兵,官兵虽然被喂的很饱,但却只能起个通风报信的作用。

  而如梅之焕的保生保乡团这样的精悍者,却又不屑于帮他办事。

  低不成高不就,最后他也就瞄准了刘钧,刘钧和九头鸟能打又缺钱,可现在他觉得自己低估了刘钧,对方似乎根本不那么在意这笔外快。

  “好说好说,刘大人,不知你可否有更好的合作方式?”胡广笑问。

  刘钧放下手上的茶杯,问,“不知道你们手里有多少盐引?”

  胡广听出弦外有音,“几位王爷伙卖蕲黄一府一州八县,一万盐引。”

  刘钧笑了,明末蕲黄地区有多少人口?过百万。蕲黄地区是湖北相对富裕达的地方,又紧靠着江西、河南、南直隶这几个富裕的人口大省,因此人口众多。明末之时,全国人口大约两亿左右,有些人口大省,一省就有两三千万人口,如江西当时人口就占天下九分之一,甚至江西人多的遍布天下,到处都是,以致于被人称江西人为老鼠。

  湖北的人口不比浙江和江西,但中明以后,湖广开,人口也是大增。鄂东的蕲黄地区拥有一府一州八县,人口远百万,还不包括那些流动人口。

  而一百多万人口需求多少盐?

  据说明代每人每年平均消耗十五斤盐,一百万人就是一千五百万斤盐。三百斤盐一引,那就至少是五万引。

  安东王他们握着窝单,伙占了这一片盐区,垄断官盐运销,可却只有一万盐引。这明显就有问题,问题不是他们盐引太少,而是他们垄断了这么地区后,却又只领这么少的盐引。可实际上却还有至少四万引盐的差距。

  刘钧很清楚他们在玩什么花样,盐引领的盐是要从盐场官价购入,同时还得交一笔税款的。而安东王他们占据了五万引盐的市场,却只肯买一万引盐,目的很明显,他们用更多的夹带私盐来填补那片空白的市场,用更低的成本,和逃税来赚取更多的利润。

  五万引盐,一引盐如果赚一两,那就至少是五万两银子,看起来似乎不多,但这却是每年都有的利润,基本上不要什么本钱,掌握着窝本,垄断着那片市场就行了。甚至,一引盐赚一两还是官盐价,如果卖的是夹带的私盐,那更是五倍之利。

  而且刘钧所计算的,还是最保守的,比如蕲黄的人口肯定不止是一百万。因此如果大胆点算,就算说安东王他们一年能从这盐里赚十万两银子,刘钧都不惊讶。

  而如果安东王他们也把盐卖到其它盐商的盐区去的话,肯定还能赚更多。

  刘钧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