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其实大有可为(一)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种人颇有名声,你不可能对他用强。除非,你能说服他,让他心甘情愿的辅佐。

  但,可能吗?

  天色,已渐晚。

  说起来,杨守文感到非常有趣。

  同样的时间,梓州的黑夜会比洛阳要晚来一些;同样的,它的朝阳,也要比洛阳升起的晚许多。

  明明都是卯时,可能在洛阳已经是白昼,但梓州却仍旧漆黑一片。

  而同样是戌时,也许洛阳已经进入了夜晚,但是在梓州,仍旧可以看到晚霞夕照。

  想来……这里面有时区的缘故吧。

  杨守文站在门廊上,看着斜阳夕照的余晖笼罩庭院,脑海中却在思忖着,该如何游说赵蕤。

  已是初夏,天气渐渐炎热。

  不过从青石岭方向吹来的风,混杂着一丝丝涪水的水气,多多少少带着些许凉意。

  当太阳完全落山时,夜幕降临。

  天空中飘洒着淅淅沥沥的雨滴,绵绵洒洒落下。

  每到这个时节,巴蜀的天气就会变幻异常。杨守文倒是已经习惯了这种变化,于是在门廊上坐下来,耳听雨打竹林,出沙沙的声响,心思也变得格外宁静起来。

  依稀记得,后世史书中对赵蕤的记载,说他是才华过人。

  只可惜,此人生不逢时,生活在开元盛世,以至于才学无用武之地,于是只留下了一部长短经。

  甚至有人说,若赵蕤生于乱世,必然会成为名臣。

  对此,杨守文不置可否。

  没有生的事情,永远也不知道结果会如何。就比如历史上那位赵括老兄,若他没有去统帅兵马,没有长平之战的失败,也许他依旧会是赵国人所敬重的天才。

  他或许是一个出色的谋士,却不足以担当一位统帅。

  赵蕤是否是第二个赵括?

  杨守文不清楚……但是,他还是希望,能够把赵蕤招揽过来,成为他可以依靠的谋主。

  笃笃笃!

  一阵木杖敲击门廊的声音传来。

  杨守文回过神,忙扭头看去,就见陈子昂架着一对拐杖,颇有些吃力的从长廊另一边走来。

  “叔父,你怎么来了?”

  杨守文忙站起身,快步迎了上去。

  他并不是太喜欢陈子昂,奈何对方是母亲生前喜爱的小兄弟,是他的长辈,同时还曾帮助过幼娘。哪怕陈子昂说,幼娘对他有活命之恩,是他欠了幼娘的恩情。可在杨守文看来,如果当初没有陈子昂的收留,幼娘也许早就死于非命……这份情义,杨守文记在心里。不管陈子昂当初是出于什么目的收留了幼娘,他都不能忘记。

  “青之一个人坐在这里,在想什么?”

  陈子昂看上去,比之几年前在昌平相见的时候,感觉多了几分真诚。

  他在杨守文的搀扶下,在门廊上坐好,而后把拐杖收好,放在了身边。

  “哦,没想什么。”

  杨守文搔搔头,笑着回答道。

  陈子昂见状,却忍不住笑了。

  “青之,可是想那兵械的事情?”

  “哦……”杨守文想了想,摇头道:“倒是没有想这件事……此事,自有孙长史去调查,我并无意插手其中。之前孙长史已经禀报了案情,我准备如实奏报太子。”

  “嗯,不插手也好!”

  陈子昂深吸一口气,轻声道:“这巴蜀之地,自蜀汉以来,便极为复杂。

  想当年,武侯何等才华,却依旧无法妥善处理,最后不得已六出祁山,鞠躬尽瘁。巴蜀之地,豪酋众多,宗族林立,加之地处西南之地,即便朝廷有些插手进来,b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