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蜀道难(三)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对于杨守文一大早便要赶路的行为,明秀觉察到了一丝不妙,于是在李裹儿离开后,便走上前询问。

  “我不知道,只是觉得有些……有些不安。”

  “不安?”

  “嗯,我担心幼娘生意外,所以才决定早早赶路。

  若顺利的话,咱们可以在后日抵达射洪……对了,有一件事要请你帮忙,不知可否?”

  明秀道:“什么事?”

  “路过盐亭时,我想请你代我去一遭盐亭。

  去岁在碎叶城的时候,李客曾向我推荐了一位奇人,名叫赵蕤,便住在盐亭县。这次离开洛阳,你叔父再次向我推荐了此人。想来,此人确有真才实学,所以我想请他帮忙。而且这次咱们来梓州,也需要有人帮助,这个赵蕤,倒是合适人选。

  只是我现在急于前往射洪,怕是无法在盐亭停留。

  他与你叔父也有交情,若是你出面,想必这位先生也不会拒绝……不知你可愿辛苦一遭?”

  “甚地辛苦,那我便走一遭吧。”

  明秀毫不犹豫答应下来,也让杨守文松了口气。

  若非担心幼娘,杨守文倒是更愿意自己亲自登门拜访。但现在,他真的是无暇分身。

  雨一直下着,不大,却淅淅沥沥,令人烦躁。

  车队在渡过了西水渡口后,便一路南下,过黄安,绕梓潼,马不停蹄。

  按照杨守文的计划,他们今晚应该能够离开剑州,进入梓州境内。可不成想,由于下雨的缘故,道路湿滑难行,虽紧赶慢赶,可是到傍晚时分,他们还是未能进入梓州。

  杨守文有点急了,在雨停之后,下令加快度。

  他内心里的焦急情绪,就连一向大大咧咧的李裹儿都感觉出来,所以也没有阻止。

  裹儿知道,杨守文急于去救幼娘。

  而且她也清楚,幼娘在杨守文的心里,地位不低,有着很重的份量。不过,裹儿并没有因此产生嫉妒,反而因为幼娘的遭遇,对她产生了怜悯,更支持杨守文的决意。

  “阿郎,这样子一直赶路,马儿怕是撑不住啊。”

  当皎月东升,繁星闪烁时,老牛头突然开口劝说道。

  这一次,杨守文一行共四十四人,其中有三十六人是他们的扈从。

  赶了一天的路之后,扈从们很疲乏,而他们的坐骑,同样有些支撑不住。杨守文看了一下马匹的情况,也知道欲不达。于是他勒住马,举目眺望,沉声道:“老牛头,再往前走,若是有可以宿营的地方,便休息一下,明日一早继续赶路吧。”

  “小人记得,再往前有一个河湾,地势较高,可以宿营。”

  “既然如此,咱们就快些走吧。”

  杨守文当下命令大家加快度,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老牛头所说的那处河湾。有扈从遛马休息,并补充草料,其余人则生火造反,忙成一团。杨守文心不在焉的站在河边上,举目向远处眺望。他唤来了老牛头,“从这到射洪,大概还有多长路程?”

  “若是天好的话,按照今天的度,最迟后日正午,就可以抵达。”

  “嗯!”

  杨守文点点头,突然道:“老牛头,与你一个任务。”

  “请阿郎向大大咧咧的李裹儿都感觉出来,所以也没有阻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