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足元年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新兴王名叫李晋,是李唐宗室子弟。

  他身体看上去有些羸弱,故而坐在一旁,一直是一言不。

  论辈分,他是太平公主的族侄,故而说话也显得随意很多,“高郎中所言,颇有道理。”

  “哦?”

  “姑姑,你道那杨守文从西域回来之后,陛下全无动作,是真的不知道其中真相?

  陛下老了,心慈手软许多。

  她而今膝下不过太子与相王两个儿子,如何能下得狠心?

  知子莫过于母,陛下何等精明,何等聪慧之人。相王的心思,陛下又怎可能没有觉察?若早十年,陛下定会大开杀戒。但现在,她已决意还政太子,便不会如当年那般果决。以我看来,陛下带走相王,是为了趁此机会,巩固太子的位子……

  同时,相王离开了洛阳,必然会有一场腥风血雨。

  我听说,明琰已经过了潼关,不日将抵达洛阳。那明琰是何人之子?他那老子,当年为陛下一手创立了内卫。明琰此前,一直在剑南道,与朝中没有太大的关联。他此次回来,少不得要立威一番。到那时候,相王不在洛阳,谁若上蹿下跳,必死无疑。

  我可是打听过,那明琰在蜀州,可是有铁面判官之命……出任三年判官,死在他手里的人,足有千人之多,其手段可见一斑。这样的人回来,大家还是小心一些。”

  李晋说完,便不再开口。

  而在座众人,也都纷纷闭上了嘴巴。

  太平公主点点头,“此前我尚不明白,陛下何以让武二郎前往灵州。

  现在看来,陛下这是要用武家监视相王的动作,为太子将来登基,打下一定基础。

  诸公,刚才新兴王的话都已经听到了。

  从现在开始,传我命令,都老实一点……”

  众人闻听,齐声应命。

  这禅室里的人,大多是太平公主的亲信,所以太平公主自然不会太过严厉,又好生劝慰了一番。

  大家讨论了一阵时局,见太平公主露出疲乏之色,于是纷纷告辞。

  “姑姑。”

  当众人离开后,李晋却留了下来。

  他轻声道:“我听说,太子有意使薛楚玉为左羽林大将军,执掌北衙禁军?”

  “怎么,你有想法?”

  对于这个族侄,太平公主非常信任。

  他身体有些弱,却头脑很清晰,太平公主对他,也颇为倚重。

  “姑姑,既然太子要整顿北衙禁军,何不趁机推荐几人过去。一方面,太子手中可用之人不多,正好借此机会,向太子示好。另一方面,我觉得这北衙禁军,日后定然会非常重要,说不定会越南衙十六卫。既然如此,咱们也该早一些谋划。”

  太平公主闻听,沉思片刻后,露出了深以为然之色。

  “那新兴王可有合适人选?”

  “姑姑,我去年的确是招揽了一位勇士,有万夫不挡之勇,且精通兵法。

  此人名叫常元楷,能左右开弓,骑射精湛。姑姑可以将此人推荐给太子,将来可以为依仗。”

  太平公主想了想,点头表示赞同。

  她迈步走出了禅室,和李晋沿着门廊缓缓行进,一边走,一边低声和他讨论事情。

  就在这时,从门庑外匆匆走来一人,正是哈士奇。

  李晋见状,忙停下了脚步。

  哈士奇则快步来到了太平公主身边,在她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太平公主脸上,明显愣了一下,旋即轻轻点头,挥手示意哈士奇退下。她抿着嘴,转身向李晋看过来。

  “姑姑,出了什么事?”

  “太子方才进宫,恳请陛下,委任杨承烈为东都留守。”

  “啊?”

  “陛下已经同意,并且下旨,命杨承烈为东都留守,假左武威大将军之职……新兴王,你说的不错,太子要开始反击了。接下来,咱们就静观其变,设法从中渔利。”(未完待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