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回家第一弹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青之你人虽不在洛阳,却把个洛阳闹得天翻地覆。这次金城的案子,令陛下大雷霆之怒,下旨要彻查……不过,依我看这件事也查不清楚,或者说无人敢查清楚。”

  “哦?”

  张九龄压低声音道:“牵连太深了!”

  他没有把话说明,杨守文也没有再追问下去。不过,他们心里都很清楚,这最后的结果会如何。

  “对了,还有一件事要恭喜你。”

  “什么事?”

  “前些日子,弘农杨氏派人到洛阳,与杨公商议归宗之事。

  听杨公的意思,已经商议的差不太多,估计明年清明前后,你就可以正式回归弘农杨氏。”

  明秀一旁听了,顿时眼睛一亮,连忙道喜。

  可杨守文却不知喜从何来,一脸平静。

  对于弘农杨氏,他没什么归属感。说实话,他父子能够走到今天,和弘农杨家也没有太大关系。能不能归宗?在他看来并不重要。只不过,这是祖父杨大方的遗愿。

  若能归宗自然好,以后也能有个依靠;如果不能归宗,他也不在乎,无非是一个出身罢了。

  “既然如此,咱们就歇息一晚,明日早点动身。”

  杨守文话锋一转,便把这个话题带了过去。

  他确实有点想家了,想父母,想桃花峪,还有那翠云山上的某个人……

  只是,正应了那句话,人生不如意十之**。杨守文越是归心似箭,这老天就越是不作美。当晚,一场大雪忽至。据张九龄说,这场雪是今年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清晨醒来,只见寒风呼号,狂风卷裹着鹅毛大的雪花飘落,天地都变得混沦起来。

  放眼望去,白皑皑一片。

  杨守文从台阶上下来,现积雪已经没了小腿。

  这么大的雪,肯定没有办法上路。就算是强行上路,估计也走不得太多的路程!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在鹿桥驿安顿下来,等待风雪止息。

  这场号称是久视元年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足足持续了三天。

  三天里,雪忽而大,忽而小,却接连不断。有时候,清晨看上去好像已经停下来,可是等收拾好行囊准备启程时,风雪忽倏而至,使得杨守文又不得不更改行程。

  好在,杨守文性子绵柔,而明秀又是个随遇而安的家伙。加之江南少有如此豪雪,以至于明秀显得有些兴奋,于是买来了酒水,整日里拉着杨守文和张九龄饮酒赏雪。

  对此,杨守文也颇感无奈……

  ++++++++++++++++++++++++++++

  大雪,终于止息。

  骄阳当空,一扫数日来的阴霾,令人精神为之振奋。

  杨守文一行人,终于再次启程,踏上了前往洛阳的归途。其实,鹿桥驿距离洛阳已经不算太远,如果在正常的情况下,也许用不得一天就能抵达。可是现在,因为这场大雪的缘故,使得杨守文等人行进度非常缓慢,整整走了两日,才过了慈涧,抵达千金堡。

  雪后,方晴。

  雄伟的洛阳城在一片白皑皑的雪景中,更显巍峨壮丽之色。

  杨守文勒住马,眺望城廓,突然间大声喊道:“我回来了!”

  空旷的原野上空,回荡着杨守文的声音:回来了,回来了……虽然不过是大半年,可是对杨守文而言,这次再来到洛阳城的时候,感怀却完全不一样。去年,他从长洲返回,还只是一个征事郎。而现在,他知道这洛阳城里,除了父母兄弟之外,还有一个牵挂他的人。

  大半年来的出生入死,使得杨守文一直都精神紧绷。

  现在,到了洛阳城,他一下子就放松了,而一路奔波的劳累,也好像消失无影无踪。

  “走吧,咱们进城。”

  杨守文说着话,催马向前。

  路上的行人,渐渐多了,也变得热闹起来。

  耳听着熟悉的官话,眼见着繁华的景象,杨守文的话也渐渐变得多起来……

  他时而和张九龄说笑,时而又和明秀打趣,众人在不知不觉中,便来到了洛阳城外。

  由于洛阳城西没有城门,所以杨守文等人要进城,必须绕到北门方可。

  而洛阳北门共有三座,其中龙光门连接圆壁城,直通皇城,故而长年关闭;而徽安门由于大雪的缘故,也没有开启。要想入城,他们必须经由安喜门才可以。只是这安喜门外已经排起了长长的人龙,当杨守文等人抵达时,一眼望不到队伍尽头。

  “怎么回事?”

  杨守文不禁诧异询问。

  张九龄苦笑道:“还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