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杨执一(下)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隋朝时期的宗房景武房,也就是杨承烈这一支已经没落了,如今只剩下他父子一脉;而上面说的,则是观王房。也是现在的宗房。除了观王房之外,弘农杨氏在京兆地区还有一个宗房,名为扶风房。这两大宗房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

  简单来说,观王房和扶风房是都是汉代名臣杨牧的后人。

  两房分支,是在杨士雄一代开始,也就是观王杨雄出现了分家。

  杨雄是北周刺史杨绍之子,他还有一个弟弟叫杨达,也叫杨士达,也就是开创了扶风房的始祖。杨士达有一个女儿,生了一个更了不起的女儿,就是武则天。.ww. ?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武则天在立场上也就更偏向于扶风房。

  也正是因为扶风房的支持,观王房感到了压力。所以他们急需要一个足够强悍的人站出来撑场面,否则很可能被扶风房取而代之。这也是观王房为什么要让杨承烈父子回去的原因。但杨执柔呢,又不情愿这么被杨承烈父子抢了风头。他更希望为观王房撑场面的人是他的儿子,毕竟杨承烈父子,并非观王房一脉。

  总之,这杨家内部的关系,真可谓是错综复杂……

  杨承烈看着杨执一,沉吟良久,开口道:“卅七郎,你要我怎么帮你?”

  杨执一犹豫了一下后,轻声道:“十九哥,不瞒你说,我现在的情况不是很好……早年间,我曾为兵曹参军,得罪了张易之,被黜授洛州伊川府左果毅都尉。

  这几年,我虽屡次建功,却每每被张易之兄弟打压,以至于不得寸进。

  前些日子,我听到消息说,张易之打算把我贬去山南东道……我知道十九哥有手段,所以想请十九哥为我谋划,助我留在洛州。不知十九哥,可愿意助我吗?”

  山南东道,也就是后来的湖北地区。

  虽经衣冠东渡,南方已不再是不毛之地,但相对于豪门贵胄子弟而言,那仍旧是蛮荒。

  想想看,当年太子李显就是被贬去了山南东道。

  杨承烈不禁眯起了眼睛,看着杨执一。

  “卅七郎,你怎知我能帮你?”

  杨执一顿时笑了,“十九哥可知道杨再思?”

  “你是说,那个和六叔公同名的原武羊吗?”

  杨承烈在愣了一下之后,旋即露出了恍然之色。

  这个‘原武羊’,并非弘农杨氏族人,虽然他一直希望,能够被纳入杨氏。此人是原武人,名叫杨綝,正好和杨雄的一个儿子同名。这个杨綝是凭借明经科中举入仕,后来听说自己的名字和弘农杨綝相同,立刻改了名字,叫做杨再思。

  不过,杨氏子弟称呼此人,大多会以‘原武羊’而代之

  证圣元年,也就是公元695年,杨再思拜凤阁侍郎。

  这,完全是靠他自己的能力做到,其中不泛有投机取巧的成分,但也足以说明他的才干。但是,在神功元年,也就是公元697年,突厥可汗默啜向武则天求取丰州等六州降户。当时,宰相李峤坚决反对,但杨再思却认为,契丹作乱尚未平息,不宜拒绝突厥,于是再三劝说武则天,令武则天同意将数千帐降户交给默啜。

  也正是因此,默啜实力大增,更有了去年入侵河北道的举动。

 &ems哥,可愿意助我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