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血统论(一)1/7求订阅!!!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杨守文这才反应过来,连忙道:“廿九叔说的甚话,还请屋中说话。”

  这时候,杨氏也跑过来,进屋把那晚餐拿走。

  杨承烈看到。不由得眉头一蹙,沉声道:“兕子,你又没有吃晚饭吗?”

  “呃……”

  “杨嫂,给兕子再做一些。”

  杨守文连忙道:“父亲,不用这么麻烦……烦劳婶娘在火上热一热就是,别这么浪费了。”

  “兕子倒是个节俭之人。”

  “呵呵,廿九叔说的甚话,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不过是不想这么浪费罢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郑镜思一愣,旋即露出期盼之色道:“却不知上句如何?”

  杨守文恨不得给自己一个耳光,又说漏了嘴。

  这《悯农》,应该是出自中唐以后,李绅的手笔。他不过是不想浪费,却一不小心……

  幸好是这,若是换做另一《悯农》,说不定就会落得个诋毁朝政的罪民。

  郑镜思既然询问了,杨守文也就不好再遮掩。

  他笑着道:“这是我从幽州南下,途中见农人辛苦劳作,所以做出的一古风,名为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还请廿九叔品鉴。”

  郑镜思笑了,“兕子有大情怀,廿九郎却不敢评价。”

  不过,他却把这诗牢记在心中,更有了一个小小的打算。

  ++++++++++++++++++++++++++++++++++

  “兕子可知,我今日来的意图吗?”

  待众人落座后,杨守文和杨承烈坐在围榻上,而郑镜思则跪坐席榻。

  “你们三个不用坐在这里,想去玩耍便去玩耍吧。”

  杨承烈看杨瑞三人坐在下,忍不住开口说道。

  那随同杨瑞一起的少年,就是郑长裕之子郑谅,因在这一辈的族人中行九,故而也叫做郑九郎。他和杨瑞坐在这里,本就觉得不自在,听了杨承烈的话,便立刻起身告退。

  倒是郑虔没有跟去,而是笑眯眯道:“兕子哥哥,我可以去你书房里,临摹你的字吗?”

  杨守文点点头,表示没有意见。

  郑虔便站起身,欢蹦乱跳跑上了二楼。

  屋中,只剩下杨守文父子和郑镜思三人。

  “昨晚,朝廷有密使前来,命荥阳刺史昨夜包围了潘道清的宅子。

  不过就在刚才,潘道清及其长子潘子山已经被释放,潘氏三房因教导子弟不利,罚金百铤,作为赔偿。潘道源找到了族长,并由族长托我转达:广武山一事,并非潘家本意,实在是那潘道子自作主张。为了表达潘家的歉意,愿意赔偿杨家黄金三百铤,另有石城山下良田二百亩……族长让我前来,询问你父子主意。”

  杨守文听罢,感到有些惊讶。

  日间,他听说潘道清一家被抓进了大牢,这晚上就传来潘道清被放出来的消息……

  杨守文忍不住看了杨承烈一眼,却见杨承烈眼睛一眯,凝视郑镜思道:“廿九郎以为如何?”(未完待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