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鲁班堂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我听着怎么这么不信呢,许妃才不会像你这样。”

  “我这是敢爱敢恨,许妃那是闷骚型,就跟你一样,表面上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关注,其实有的时候可能比那些表面好色的人需求更大。”

  “行了,行了,越说越离谱了,快去做事。”

  黄欣离开后霍向空开始研究起了那个物价上涨的事情,精武村也有裁缝,但是因为鹤州县的布料商家受到城隍神的指示对精武村进行限制,因此导致精武村的服装店的裁缝只能从别的县城买布从而让服装价格上涨的厉害,而服装价格上涨,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新手村的玩家。

  玩家降临新手村只有一件系统附赠的粗糙服装,属性低不说还很难看,因此玩家都会在市场上换点游戏币换一套衣服,霍向空调查了一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精武村自己织布。

  炎黄国的纺织业历史悠久,在约六七千年以前,就有了纺织品。

  最早的织布机,是席地而坐的踞织机(也叫腰机)。使用方法是用足踩织机经线木棍,右手持打纬木刀在打紧纬线,左手在作投纬引线的姿态。这种足蹬式腰机没有机架,卷布轴的一端系于腰间,双足蹬住另一端的经轴并张紧织物,用分经棍将经纱按奇偶数分成两层,用提综杆提起经纱形成梭口,以骨针引纬,打纬刀打纬。腰机织造最重要的成就就是采用了提综杆、分经棍和打纬刀。这种织机虽然很简单,但是已经有了上下开启织口、左右引纬、前后打紧等3个方向的运动,它是现代织布机的始祖。

  一般的纺织品大都是平纹织物,其上各处都一样。这种织品,用一般的织机就可以了。可是如果要在织品上织出花纹或其他图案,普通的织机就不能胜任了,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复杂得多的织机——提花机。

  提花的工艺方法源于原始腰机挑花,汉代时这种工艺方法已经用于斜织机和水平织机。通常采用一蹑(脚踏板)控制一综(吊起经线的装置)来织制花纹,为了织出花纹,就要增加综框的数目,两片综框只能织出平纹组织,3——4片综框能织出斜纹组织,5片以上的综框才能织出缎纹组织。因此,要织复杂的、花形循环较大的花,必须把经纱分成更多的组,多综多蹑的花机逐步形成。据《西京杂记》载:有巨鹿人陈宝光妻所织散花绫“机用一百二十蹑”,这么多的综蹑织造起来十分烦琐,到了三国时马均“旧绫机丧功费日乃思绫机之变”改六十综蹑为十二综蹑,采用束综提花的方法,即方便了操作又提高了效率。

  花本式提花机出现于东汉,又称花楼。是古代织造技术最高成就的代表。它用线制花本贮存提花程序,再用衢线牵引经丝开口。花本是提花机上贮存纹样信息的一套程序,它由代表经线的脚子线和代表纬线的耳子线根据纹样要求编织而成。上机时,脚子线与提升经线的纤线相连,此时,拉动耳子线一侧的脚子线就可以起到提升相关经线的作用。织造时上下两人配合,一人为挽花工,坐在三尺高的花楼上挽花提综,一人踏杆引纬织造。东汉王逸《机妇赋》中,用“纤纤静女,经之络之,动摇多容,俯仰生姿”来形容织工和提花工合作操纵提花机的场面。

  “既然鹤州县对精武村进行布匹限制,那精武村就自己织布。”

  霍向空的这个决定得到了黄欣等精武村高层的支持,当天精武村就宣布:组建织布机公关小组,务必要在最短时间了生产出精武村自己的织布机,彻底解决外界对精武村的布匹封锁。

  现实世界对提花机的资料到是有,但是这种古老的机器现在却没有会做了,不过好在霍向空自己就是研究木工机械的,因此对照现实世界的相关图片、资料等研究起来到是不困难。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霍向空好歹是村长,怎么可能什么事都亲力亲为,因此在黄欣的建议下,精武堂下面一个名为鲁班堂的堂口建立了,今后各种木工机械的研究多将交给鲁班堂研发。

  鲁班堂日常事务由副堂主处理,而正堂主经过商议决定留给技术最高的人,由鲁班堂堂众推荐提名,同时为了保证总堂的权威性,堂主在提名选举之后还要总堂任命,总堂有权否决鲁班堂的堂主选举,同时在分工上,堂主主要负责研究,真正掌权的则是总堂直接空降的副堂主。

  鲁班堂的招聘除了在现实世界网络中发布之外,也通过精武馆七大区级分馆发布到了全国各地,让人意外的是,第一个前来精武村应聘的不是玩家而是以个npc。(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