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调整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二元帝国转变成多元帝国会是什么情况?

  谁知道呢。

  在外交上,同盟国显然处于不利的地位,除了被激怒的奥斯曼帝国,还没有人敢与以英法为的协约国公开作对。全世界包括日本人在内有十六个英国同盟国家对德奥宣战,当然绝大多数都在德国人和奥匈人伸手都够不着的地方。

  对战局稍有影响的是希腊、意大利、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

  鼠两端的意大利人正在待价而沽,似乎投靠英国人的趋向更大一点,他们向奥匈帝国提出包括的里雅斯特在内的蒂罗尔大区的领土要求,这显然是帝国根本无法接受的。

  希腊人已经决定站在英国人一边,他们与土耳其人是世仇。

  保加利亚已经几乎要决定战在同盟国一方,纯粹是由于仇恨,塞尔维亚和希腊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夺取了大片属于他们的领土,这次他们要报仇。

  何况德国和奥匈已经允诺在战后把色雷斯还给他们。

  罗马尼亚人正在摇摆不定,他们希望得到德兰西瓦尼亚。李海顿的建议是允诺德兰西瓦尼亚地区与罗马尼亚的合并,但罗马尼亚必须并入奥匈帝国,当然,他们可以获得和匈牙利人一样的地位。

  但是霍亨佐伦家族出身的卡罗尔国王在1914年1o月的去世对罗马尼亚亲德势力是不小的打击,现在他们越来越接近于加入到协约国之中。

  而李海顿也没有指望罗马尼亚人能起什么作用,只要他们不捣乱就好。

  已经82岁的老皇帝弗兰茨虽然还能活动,毕竟年事已高,现在大部分的军国事务都需要由李海顿来处理。

  最令他感到头疼的是国内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在战争爆后,帝国总共征召了大约25o万的军队,随着战争的进行和不停的消耗,越来越多的青壮劳动力被送上了战场,而工厂和农村现在正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如果这个问题不得到解决,帝国迟早会因为物资匮乏而导致崩溃。

  帝国无法象英国和法国一样能够从海外进口足够的粮食,而把有限的人力大部分集中在工业生产上。虽然在大力推动着机械化作业,但广大的农村还是需要最少5o万的劳动力才能填补。

  属于山地国家的奥地利本来的粮食生产就不够用,完全靠着匈牙利平原的产量,但青壮劳动力的减少,不可避免地引起粮食减产。

  如果引饥荒,那么不用打,帝国就会自己崩溃。

  一九一八年的德国革命就导致了一个强大帝国的崩溃,正在漫延的社会思潮也是一个很恐怖的敌人。

  为什么革命没有生在英国?

  英国人的保守是一个方面,但德国人似乎比英国人并不差。

  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