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离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

  至午后,礼部商量典仪成,准备第二天择吉时请信王即皇帝位。

  公侯驸马伯、文武百官、及军民耆老等、上笺劝进者三。

  令旨俞允。

  乃命礼部择日具仪。

  先期、司设监等衙门於华盖殿陈御座於中。

  仍於奉天殿设宝座。钦天监设定时鼓。尚宝司设宝案於奉天殿。鸿胪寺设表案於丹陛上。教坊司设中和韶乐、设而不作。鸿胪寺设诏案。及锦衣卫设云盖云盘於奉天殿内东。

  别设云盖於承天门上。设云舆於午门外。设宣读案於承天门上、西南向。

  是日早、遣官祗告天地、宗庙、社稷。

  上具孝服、设酒果亲诣大行皇帝几筵前、祗告受命毕。

  即於奉天殿前、设香案酒果等物、具冕服行告天地礼。随赴奉先殿谒告祖宗毕。仍具衮冕、诣大行皇帝几筵前、行五拜三叩头礼。毕。诣母后前、行五拜三叩头礼。毕。

  诣奉天殿即位。是日早、鸣钟鼓。锦衣卫设卤簿大驾。

  上服衮冕、御华盖殿。文武百官各具朝服、入丹墀内、候鸿胪寺引执事官进至华盖殿行礼毕。赞各供事。奏请升殿。

  上由中门出升宝座。锦衣卫鸣鞭。文武百官上表称贺。

  上命百官免贺。免宣表。止行五拜三叩头礼。

  至此礼制仪式方全部完成,相当庄重也相当冗长,那么多的礼节,程序,无非是昭显继承者的法统纯正,受命于天,也被公侯伯和群臣推戴拥护,等最终祭祀奉先殿,御华盖殿,展开贺礼,行五拜三叩头礼,皇帝大位就算彻底定下来,大明王朝便有了新天子。

  ……

  宫中的礼乐是陈而不奏,大丧期间,当然不会奏响礼乐。

  只有沉闷的吆喝声,也有千百人同时拜倒的声响,其声若冬雷震震,相隔数里也能听的相当真切。

  王发祥与李国宾,刘吉等人相顾而视,众人的脸色都异常凝重。

  等朝官们从长安左右门退出来的时候,刘吉语气颇为沉重的道:“现在开始撤离计划,还是等一等?”

  李国宾心有不甘,说道:“我们在京师最少表面上是良善商家,并无明确不法形迹,难道朝廷会这么不讲法度,悍然动手?”

  “信王不是讲法度的人。”王发祥断然道:“大人有言在先,一旦信王即大位,立刻启动撤离计划,绝不允许有半点迟疑延误!”

  “既然如此。”刘吉点头道:“汉声计划开始吧。”

  李国宾默然不语,脸上满是痛苦之色。

  和记的京师分号在此已经经营六年多的时间了,从天启元年至今,从一个泯然众人,并不太出奇的普通商行,到现在京师正阳门大街到崇文门这个黄金商圈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商家,这其中真是筚路蓝缕,其中辛苦非常人所能知。

  不光是和记的货物物廉价美,而且占据垄断地位,还得有很多经营之法,这是刘吉的功劳。和官府打交道,搞定上上下下的那些权贵,这是李国宾的差事。

  暗中收集情报,刺杀过于嚣张跋扈的地方豪强,威胁京师权贵,这是王发祥的职责。

  三人配合无间,彼此依靠,数年间纵横捭阖,使和记在京师的力量不断的发展壮大。

  从商业上来说,和记的京师分号已经辐射了整个北直隶,包括蓟镇到永平和山海关,直抵宁远地界,往南则是整个河北,河南,山东,一直到苏北和湖北的北部沙市。

  可以说,除了和记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卫等处的分号外,京师分号处理的商业事务最多,所占的商业份额也在和记体系内更高。

  当然这也是总部之功,包括帐局,保险,还有各种货物的配给,人员的调配和支持,没有总部也没有京师分号的成就,这一点来说刘吉等人也是心知肚明。

  就算如此,京师分号获得的成就也是相当惊人,不管是经营之道,还是人脉,或是情报搜集,还有针对后金细作的间谍战,都是无往不利,除了京师得天独厚的条件之外,能做到如此地步,刘吉,李国宾,王发祥三人,真的是居功至伟。

  三人也都是行军司司官兼军司副司官的身份,地位相当不低,这也是对他们多年辛苦的酬劳。如果是别的行军司,恐怕早就升到军司去做事了,但京师和台湾一样,地位特殊,不可轻易换人,所以三人一直在京师搭挡,不曾换人。

  这一下撤离计划一开始,京师和北方几个重镇的分号先开始,然后各处分号陆续关停,或是转明为暗,和记的计划可谓是壮士断腕,几乎是瞬息间要舍弃大明北方的大半利润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