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交还青岛,无理挑战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然而,就在日本出最后通牒的第三天,中国政府宣布了中立立场,公布局外中立规条二十四条,要求各参战国家不要在包括租借地在内的中国领土和附近水域进行敌对的军事活动。

  仅过了两天,仿佛商量好似的,德国胶州湾舰队突然开动,两艘装甲巡洋舰、三艘轻巡洋舰和若干运输船舰载着德**队三千五百人离开青岛,前往其在太平洋的殖民地。

  紧接着,中**队开进了青岛,开始维护治安,进驻要塞,接管各重要部门。同日,德国政府布公告,宣布:本着中德两国的友谊,尊重中国的局外中立,特将青岛无条件交还中国。

  事情出现如此迅的变化,对日本人真是当头一棒,一切的苦心筹划都化为了泡影。英国不再担心因为威海卫或香港遭受德国远东舰队的攻击,而需要得到日本的支援。法国也不会为了印度支那殖民地的安全,而靠拢日本,反倒不断催促日本,尽到参战国的义务,要求日本派6军去欧洲助战。

  美国现在作为唯一能在远东与日本抗衡的国家,自然更不愿意日本参战后乘机扩张势力,对远东局势出现戏剧性的变化而感到欣慰。

  攻占山东并不是日本参战的最终目的,对于日本来说,胶州湾问题不过是根本解决中国问题的一个可乘之机。实现独霸中国的野心,才是大隈内阁侵华计划的主旨。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是日本人绝对不能接受的,他们必须编造借口,侵略青岛。

  日本相大隈重信接见中国公使,责问北京政府是否暗中与德国达成密约,损害日本之利益,并把第二舰队开到山东附近海面。驻华代理公使小幡酉吉两次到外交部气势汹汹地提出质问,并无理地要求让他查看中国外交部与驻德公使的来往函电。他还捏造日本掌握了“最确消息”,中国暗中帮助德国,并允许德**人换成平民装束继续滞留青岛,要求中国政府准许日本派军队进入青岛进行核查。

  不仅如此,他还说什么“万一生出误会,(日本)政府迫于不得已,难保不为必要之措置。”同时,日本政府还唆使在东北的日侨寻衅闹事,以便为日本扩大事端制造借口。日本不择手段地施展各种伎俩,胁迫北京政府不得妨碍它在山东即将进行的战争行动。

  此时的中国政府表现出了冷静而强硬的姿态,对日本的无理要求一概严词回绝,并与列强进行了沟通,以孤立日本。但山雨欲来风满楼,日本人已经不可理喻,要借着所谓的“天佑良机”,借着无理的借口要对中国进行侵略了。

  …………

  北京中南海,总统宋教仁亲自主持召开的国防军事委员会全体会议正在紧张的召开,在座的都是中国政府的支柱人物,气氛也是异常凝重而严肃。

  在这些日子里,中日两国都进行了各自疯狂的外交努力。日本方面是努力的想让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名正言顺,并希望得到协约国内部的列强支持,使他们吞并胶州湾和青岛显得能够理直气壮。

  但协约国中最重要的国家——英国,对日本的军事行动并没有明确表态,只是呼吁双方保持克制,以和平手段解决问题。美国则态度明确,认为日本破坏中国的中立,让远东陷于战争是错误的,美国将保持严重关注。

  但这些都不能让日本军队这个已经开始运转起来地战争机器,轻易地停止下来。日本人已经被眼前巨大地利益烧得眼睛通红,花费了巨量金钱动员起来地6军,并没有因为列强的态度变化而有停顿下来的必要!大正时代遇到的这样一个机会,怎样就能这么轻易放弃?

  国防委员会常务副委员长陈文强正沉稳地做着报告:“我国已经借战争原因停止了所有的青霉素出口,这将对英法俄等国构成一定的压力。但我们不要高估英法两国对日本的约束力,而且英法两国未必不在希望日本能够轻易获胜,从而以调停人的身份,获取我们掌握的某些新技术。俄国最怕日本借机向西伯利亚伸手,也不会对日本的举动表示反对。美国不愿意日本参战后乘机扩张势力,但在局势不明朗的时候,并不肯向中国投入更多的力量。德国倒是希望我们与日本打个你死我活,不仅留下了很多辎重物资,还把所有的要塞布防图给了我们。”

  “所以,我认为还需要继续展示中国现在拥有的实力和崭新的面貌,才能赢得更多地尊敬以及有可能的和平。”陈文强停顿了一下,加重了语气说道:“如果我们能挫败日本的侵略,哪怕是将战事延长下去,国际局势就将生有利的变化。先英法两国会因为青霉素的短缺而迁怒于日本,更会怨恨日本名为参战,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将兵力浪费在远东,而并未对欧洲战局有丝毫助益;其次,美国会看到中国的力量和用处,他们会觉得不必纠缠于国际困难之中,而只需给中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就会达到抑制日本的目的,从而保证菲律宾等太平洋属地的安全。”

  “换句话说,一切都要靠军事上的胜利,哪怕是一场失败的全力作战才能获得。”陈文强放下了文件,郑重地说道:“如果中国表现得不堪一击,那就失去了帮助的资格。另外,日本人崇拜强者,鄙视弱者。我国只有采取强硬政策才可能使得日本政府谨慎行事,任何姑息都只能养奸,任何善意都可能被理解为退让,任何退让都只是鼓励对方进一步冒险。”

  大总统宋教仁脸上的表情极为严肃,他冲陈文强点了点头,环视一周,低沉地说道:“战争已经无法避免了,这场战争,完全是日本为了他们将来吞并中国的野心而起的。在我**队接收青岛之后,日军已经完全没有了出兵地借口,现在青岛已经是置于政府法权之下的国土,而不是德 此时的中国政府表现出了冷静而强硬的姿态,对日本的无理要求一概严词回绝,并与列强进行了沟通,以孤立日本。但山雨欲来风满楼,日本人已经不可理喻,要借着所谓的“天佑良机”,借着无理的借口要对中国进行侵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