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飞机、坦克、青霉素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但这已经是相当先进,相当有威力的武器了,也是世界上第一辆具有实战意义的坦克。

  任何一种新兵器的诞生,都可能一跃而成为战争舞台上的启明星,并带来一系列战略战术的革新。总参谋部已经秘密派出了一个参谋小组,正在西安结合坦克的特点,进行新战术的研究和探讨。这样,中国不仅在坦克的研究制造上领先于其他国家,在战术理论上也必然大大越别国。

  跟随坦克一起制造的,还有装甲车。早在1855年,英国人科恩在蒸汽拖拉机的底盘上安装机枪和装甲,制成了一辆轮式装甲车,并获得专利权。到了19oo年,英国就把装甲汽车投入到了正在南非进行的英布战争中。

  但在某些方面,现在中国制造的更加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能够与坦克更好地协同作战。

  在很多时候,明创造并不是技术条件的制约,而是思想创新的局限。换句通俗的话讲,那就是: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

  陈文强却正好弥补了中国科技在这方面的不足,他是做不到,但他能想到,这就是一条能节省无数资金,节省无数时间,节省无数人力的捷径。

  “战争是万物之父”,这是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人赫拉克利特的名言。

  先不去讨论它正确与否,人们确实看到战争事实上对武器和军工技术的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当飞机作为一种战斗兵器在天空出现的时候,人们还未曾料想这种东西会彻底改变战争的形态。因为在飞机上用手枪、步枪或机关枪射击是一种极为困难的事情。

  然而,陈文强却极为自信地预见到中国将成为空战的开创者,大规模空中轰炸的创者。

  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三种飞机的定型和生产最后终于确定下来,这在中**事史上将留下厚重的一笔。

  虽然现在的轰炸机时不到一百五十公里,载弹量只有二百公斤,且航程较短,又为双翼机,但却是世界上第一架专用轰炸机,还将采用电动投弹器、轰炸瞄准具等仪器。不仅如此,多轰炸机的研究也提上了日程,陈文强为此又拿出了一笔巨款。可他拿得高兴,拿得痛快。

  “飞机的坚固程度还要加强,以便在飞行时做出一些类似俯冲的动作时,不出现解体的现象。”陈文强在晚宴上,对目前看似较单薄的飞机,却还是有些顾虑。

  福克品尝着美酒佳肴,看了看胸前刚刚挂上的金质奖章,很高兴地说道:“机翼还可以进行加固,但这样会增加飞机的重量,也就必然要牺牲一些机动性和航程数。”

  陈文强沉吟了一下,他必须很快地做出决定,时间越来越紧,已经容不得面面俱到。

  “先使飞机坚固起来。”陈文强权衡再三,终于做出了决定,“随着动机性能的提升,我想应该能够逐渐弥补某些不足。”

  作为一个现代人,陈文强的观念和此时的人们有所不同。他格外重视人的生命,绝不能因为要使飞机达到某种指标,也让培养出来的飞行员坐进空中棺材。

  另外,他的这种决定也比较客观而实际。对于专用航空动机的研制,中国比较重视,连带着德国也投入了研,而其他国家也会注意到。所以,暂时牺牲的机动性相信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弥补。

  而且,飞机坚固之后,便可以做出一些空中动作,比如俯冲,就很有用,不仅能增加轰炸的准确性,连飞机上加装的机关枪也能对6地上的敌人构成很大威胁。航程短,那不是问题。中国目前是采取近海防御,飞机在家门口打个圈的能力还是有的。

  技术的进步产生于理论的创新,空气动力学作为一门新兴课程,已经在北京大学开始教授。由于与德国的良好关系,中国政府很顺利地从著名的哥廷根大学空气动力研究所聘请了三名教授,并资助他们在北京大学建立了研究所,在中国继续他们的研究。

  当然,这并不是中国政府聘请的唯一外籍人员,动机极为自信地预见到中国将成为空战的开创者,大规模空中轰炸的创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