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编练新军,惠州清乡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时,人群爆出了深沉、满足的吼声。而不远处还有七八个待决的囚犯,后背插着牌子,会让人群几度出这样的吼声。

  士兵们开始把第二个囚犯向刽子手那儿送,人群中响起了紧张激动的低语声。这个囚犯瘸着腿跛行,一步一拖。一个士兵推了他一下,动作并不算猛烈,但即使是这么轻轻的一推,也足以使他摔倒。

  囚犯脸朝地跌倒在刽子手的面前,因为双手绑在背后而无法站立直来。在人群中响起的一小阵傻笑声中,两个士兵把他架了起来,拖到刽子手前跪在地上。囚大声不吭地跪着,低垂着头,好象没有勇气抬头来看一眼刽子手。

  刽子手吩咐助手上前抓住囚犯的辫子,用力地把囚犯的头向前拖。蓦地,囚犯用力地挣扎起来,声嘶力竭地叫着,辫子从助手的手里猛地抽了出来。他向外仰了过去,叫得更大声了。

  “冤枉,冤枉啊!”

  凄厉的叫声在刑场上空回荡,人群出了阵阵喧嚣。

  两个士兵上前抓起囚犯绑着的双手向后拉。助手又抓住了囚犯的辫子,刽子手急忙举起大刀,几个人都慌乱、紧张、不安起来。

  “呯,呯,呯!”枪声响了起来。越来越近,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几匹快马从城中奔出,向刑场疾驰,边跑边向空中鸣枪,吸引了大家注意的同时,也阻止了刽子手的继续行刑。

  在人们拥挤让开的通道中,几个骑士鱼贯而入,直接进入刑场。其中一个骑士军装整齐,面色冷峻,大声喊道:“暂停行刑。清乡总办陈大人有令,把犯人押回监牢,重新审讯。”

  沉默了一会儿,士兵们服从命令,把囚犯押到一起,吆喝着、斥骂着向城内走去。

  人群渐渐散了,议论着,对今天没看到更多的杀头而感到不满。

  ……………

  四川剿匪,广西剿匪,广东剿匪。陈兆棠由文人到武官,可以说是因剿匪而步步升迁,自然对自己的方法和能力有着自信,对陈文强的夺权和指责有着很大的抵触。

  “莅任一月。所杀逾千人,是严刑竣法,还是草菅人命,本官不敢妄断,但总要察实之后再作定夺。”陈文强对陈兆棠的廉能还是比较钦佩,在晚清**的官场。这样的官员实在是太少了,但这不表示他会认同陈兆棠的剿匪作法。

  “粤东山海交错,民情犷悍,盗贼之炽,甲于他省。本官重典治乱,惠州匪情已是大有好转,何来草菅人命一说?”陈兆棠面罩寒霜,不悦地辩解道。

  “所杀之人,果无冤抑?”陈文强毫不客气地反驳,“陈守滥杀之名,难道皆属谣传?若生民无辜,遭此惨毒,陈大人就毫无愧疚?”

  “那陈大人清乡所杀之人,便全是罪有应得,无冤抑之情?”陈兆棠抿了抿嘴角,略带讥讽地叫板道:“矫枉必过正,治乱必重典,本官问心无愧。”

  “是否有愧,日后再说吧!”陈文强不想再费口舌,一切用事实说话吧,他沉吟了一下,毫无转圜余地地说道:“广东清乡由本官全权负责,自今日起,惠州营务处便由本官接手,剿匪清乡也不劳陈大人费心了。陈大人身为惠州知府,便专心处理民事政务吧!”

  陈兆棠眼睛一眯,鼻子中哼了一声,陈文强这是剥夺了他营务处的官职,解除了他的军权,但作为清乡总办,陈文强确实有这个权力。甚至陈文强可以撤掉在惠州的清乡营业务。

  “那本官就拭目以待,看陈大人如此清乡剿匪。”陈兆棠起身草草拱手,“公务繁忙,告辞了。”

  “不送。”陈文强坐得稳当,只是抬了抬手。

  不要钱,不徇私,不任性,自律自负如此,陈文强也不好评价这个陈兆棠。但他知道陈兆棠的所谓“成功经验”是有问题的,否则滥杀之后也不会“脍炙人口,惠属人士,咸能道之”。

  那陈文强的成功经验又是什么呢?说起来不少,但清乡剿匪要获成功,却要有一个前提条件,或者说是基础,那就是纪律严明、能征惯战的军队。如果把剿匪清乡比做手术,要清除烂肉污疮,干净的手术刀是必须的。如果手术刀上遍是细菌,那就只能是旧肉割除,新疮又生。

  所以,接管惠州清乡营务处后,陈文强做的第一项工作便是对营务处的官弁进行了甄别、筛选,并对已经判决正法的罪犯重新进行了审讯。

  不管陈兆棠如p;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