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扫荡无遗类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清剿先便在深澳乡开始,不管是商人、士绅,还是平民百姓,每家户主必须到衙门报到盘问。通匪的劣绅,窝匪的莠民,潜藏回家的海盗,私匿枪械的地痞,一个个被清查出来,或杀或押,可谓是少有漏网之徒。

  而清乡的收获也颇丰,金山山洞、白沙湾等处缴获了绸缎、布匹、茶饼、金银等赃物,海盗和庇匪罪犯的房屋地产全部没收充公。

  有时间,也有精力。陈文强现他的异能在使用如此频繁的情况下,虽然会感到疲惫,但休息之后,却似乎更加强大犀利。

  或许我应该去做一个断案如神的现代包公?陈文强看着一个个犯下罪恶的海盗被正法,彰显着世间还有正义,也曾经冒出过这样的念头。但他很快又打消了,因为他知道,政府公信、社会环境、生活基础、思想文化不改变,现在的剿匪清乡也只是治标不治本,难以彻底根除盗匪产生的根源。

  深澳、云澳、青澳、隆澳,整个南澳岛常住居民不过上万,官兵一个乡一个镇地清剿、扫荡,最后一股海盗躲藏在青澳乡李公墓边的山洞里,被官兵一举歼灭。算是基本上结束了南澳岛的大清剿。

  自古今来,南澳因坐落在闽、粤、台三省交界海面,便是东南沿海一带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早在明朝就已有“海上互市”的称号。由琼州。再到南澳,陈文强为复兴会又争得了一块地盘,且地理位置很优越。

  “给你留下一百人,你把南澳岛管好,以后或许有大用处。”经过半个多月的剿匪。南澳岛的海盗被彻底剿灭,连带着隐患也被清除,而陈文强要出去汕头,为彻底控制潮、澄、饶沿海进行最后的行动。

  “大人,南澳已靖平无事,给属下留五十人足矣。”俞文炳颇有信心地躬身说道:“枪械可以多留些,属下尽快把民团组织起来,这南澳岛便稳如泰山了。”

  陈文强淡淡一笑,拍了拍俞文炳的肩膀,说道:“好。有信心,有胆魄,我没看错你。嗯,五十人要分散各地的话,你这临时县署还是有些防卫空虚啊。这样,我再给你加二十人,作为你的卫队。”

  “谢大人关爱。”俞文炳犹豫了一下,说道:“属下有意组建海警,不知可否向来往船只抽水?”

  陈文强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我之前也想过。但操作太过复杂,还是暂不实施为好。南澳岛地理位置很优越,作为海路航运的中转点,还是有很大的展潜力的。你应该从这方面多考虑。也从这个方面进行开建设。”

  “明白了,大人。”俞文炳点头称是。

  “好了,本官这就出登船,你刚刚接手县务,工作忙碌,就不用送了。”陈文强起身摆了摆手。大步向外走去。

  ……………

  三大匪只有一个吴品三漏网,据匪徒交代,是前往饶平,投奔另一名大海盗杨烟筒。而审讯结果还使陈文强另有收获,那就是驻汕头巡防营管带陈庭雄私通海盗,为海盗提供汕头港出入船只的消息,坐地分肥。

  除恶务尽,陈文强绝不干半途而废的事情。况且,借着通匪的罪名,他还要把陈庭雄拿下,整肃巡防营,并派兵驻扎汕头,控制这个闽南第二大出海口。

  借剿匪、清乡为名,陈文强的计划便是用警察来控制广东地方。西南战事不止,广东的巡防营、新军肯定会不断抽调,警察的地位便会凸显,军队的武力逐渐下降,基层政权也就必须要依靠他们。

  没有几个人能看得这么远,陈文强在剿匪上的赫赫功绩,已经使清廷和广东官府没有了疑虑。试想,一个铁了心在杀戮“革命志士”的官员,怎么会与革党有牵连呢?

  其实这要得益于同盟会早期的革命策略,北辰在广东动起义,屡次依靠会党和绿林草莽,还曾说到“一月之内必可集山林剽悍之徒三四十万”。虽然山林剽悍之徒未必全是盗匪,但相当一部分盗匪卷入革命运动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就难怪数任两广总督都把盗匪与革党联系在一起,在上奏朝廷时屡屡说及“纠党置械,显著逆谋”,“勾结革党,暗立师团,劫资置械,约期起事”了。

  而在历史上的辛亥革命后,广东也确实是“民军”蜂起,一时势大难制。这所谓的“民军”真的是心向革命的民众所组成的吗?拔开迷雾,通过各种资料所列举的“民军”的扰民害民之举,准确的答案也就离之不远了。

  现在来看,这些山林剽悍之徒是旧秩序、旧体制的积极破坏者,但在建立新秩序后,他们会遵纪守法,成为良民吗?一群无法无天的家伙,如果给了他们正当的名义,披上正义的外衣,这难道不是对神圣事业的亵渎和污辱吗?

  而对陈文强来说,剿灭海盗、土匪只在现阶段,便是一举三得的好事。先是逐渐控制地方;其次是得到民众的好评拥护;最后一点则是取得清廷的信p; “谢大人关爱。”俞文炳犹豫了一下,说道:“属下有意组建海警,不知可否向来往船只抽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